设计意图:
声音在一日生活中无处不在,对幼儿来说声音是熟悉又奇妙的,为了帮助孩子进一步认识声音,了解声音,所以我设计了这个利用声音振动原理的游戏。《指南》指出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中班幼儿能简单地感知和发现简单的物理现象,通过科学游戏让幼儿初步了解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利用声音的振动做游戏。
目标
1. 通过科学游戏初步感受物体的振动与声音的关系
2. 探索能让毛根小蛇转动的方法,引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3. 能够用自己的话交流对声音的发现,初步了解噪音对身体的危害,能够不大声喊叫
准备
皮筋、毛根、杯子、剪刀
过程
一、出示皮筋,吸引幼儿兴趣
你们现在听皮筋有没有说话?那怎样让皮筋发出声音呢?请两个小朋友试试
二、幼儿交流讨论发现
皮筋发出声音时,发生了什么?你有什么发现
三、教师小结
皮筋振动时会发出声音,你们可以边摸着喉咙边说话,看看有什么发现?
那我们可以看到物体如果振动会发出声音。
四、出示材料,引发幼儿思考
1.那我们发出的声音能让其他物体动起来吗?毛根小蛇想要跳舞,请大家试一试,能不能用声音让它舞动起来
2.幼儿进行尝试,体验声音振动现象,教师巡回观察
五、请成功的幼儿交流分享用声音让毛根转动
请你们睁大眼仔细看——这个小朋友能不能不用手直接接触毛根,但是它还能快乐的跳舞呢?
六、幼儿讨论探索毛根转动更快的方法,再次尝试探究
你们发现了吗为什么有些转的快,有的转的慢,甚至不动呢?请转的快的幼儿分享经验。
七、教师小结方法阐述原理
你发出的声音越响,振动频率越快,从而带动毛根小蛇转动速度越快;
喉咙(发声体)越靠近纸杯,声音越响
八、感受噪音带来的不愉快,能够不大声喊叫
刚才我把你们操作的声音录下来,请你们听听,有什么感觉?(不舒服,烦躁)
九、延伸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探索声音的其他秘密吧
【中班科学教案:会跳舞的蛇】相关文章:
上一篇:大班科学《瓶中吹气球》教案
下一篇:中班科学活动:软硬对对碰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