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小编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幼儿园课件 > 数学课件

中班数学课件《大熊的储藏室》有教案
  • 所需金币
  • 5点击下载
  • 文件类别
  • 数学课件
  • 上传时间
  • 2022-11-06
  • 文件大小
  • 5.58 MB
  • 文件格式
  • .ppt
  • 上传作者
  • 面临孤独

设计

意图

中班幼儿已有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4—5岁孩子能理解事物“量”的特征。《指南》中指出:“收拾物品时,根据情况,鼓励幼儿按照物体量的特征分类整理。”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学习按照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的方法,引导幼儿感受分类和标记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让幼儿习得基础的数学分类思维。因此,我设计了本次中班数学活动《大熊的储藏室》。

目标

1. 在看看、说说、操作中感受分类的作用,引发对生活中分类运用的关注。

2. 尝试根据食物的外部特征,学习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重点

学习按照物体量的特征分类整理

难点

尝试结合物体颜色、大小等两个维度进行分类

准备

PPT课件、操作纸人手一份。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 大熊买了哪些食物?

2. 大熊想把这些食物装进储藏室,可是储藏室装不下,它想整理一下,谁能帮帮它呢?

3. 教师小结

创设大熊购物的情境,启发幼儿思考如何整理食物,为后续活动进行铺垫。

二、探索分类,操作交流

(一)初次探索,将食物进行分类

1.呈现问题:储藏室堆不下了“大熊决定整理一下,可是要怎么整理呢?”(幼儿先讨论再讲述)

2.交代操作要求:根据食物颜色分一分。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梳理小结:按照颜色分一分。

(二)再次探索,将食物进行分类

1.启发思考:还有什么好办法给食物分一分,理一理?

2.个别幼儿操作:根据食物大小分一分。

3.梳理小结:按照大小分类。

(三)三次探索,尝试二次分类的方法

1.呈现问题: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2.介绍方法:先按颜色分一分,再按大小分一次,大的放下面,小的放上面,这样即能把这些食物全放进储藏室,还能让你看得清楚,拿得方便。

3.幼儿再次操作:按种类分的基础上再按大小分一次,摆放清楚整齐。

4.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5.个别幼儿呈现操作纸答案,并评价。

 

根据食物的颜色、形状、种类初步了解食物的不同。

 

 

 

通过颜色+大小的二次分类方法进行整理归纳。

 

 

 

幼儿操作,及时评价。

三、链接生活,拓展延伸

 

1.大熊的储藏室都需要整理,我们的教室呢?语言区里的图书、益智区里的玩具是怎么整理?

2.小结:把教室里的图书、玩具分一分、理一理,做上标记,这样就会非常整洁!

结合幼儿生活,链接区域中的材料,进行整理,提高分类整理的能力

【中班数学课件《大熊的储藏室》有教案】相关文章:

• 中班数学课件:营救小羊(有教案音乐打印图)

• 幼儿园中班数学课件《七星瓢虫》

• 中班数学课件:比高矮

• 中班数学课件《小兔子分萝卜》有教案

• 幼儿园中班班数学活动《大熊的储藏室》下载

• 中班数学课件《去郊游》有教案

• 中班数学课件《方爷爷和圆奶奶》有教案

• 中班数学教案《大熊的储藏室》含反思

•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熊的储藏室》含反思

• 幼儿园中班数学课件PPT:按地图走路

•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大熊的储藏室》含反思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