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
1.了解春天里的节气,感受春天节气带给我们的文化情趣。
2.能理解春天是一个变化的过程,知道春天每个节气阶段的气候特点有所不同。
3.能在老师的讲述后,感受节气诗歌所描绘的不同的春天景象和诗歌意象。
教学重点:
通过观看春天6个节气的由来和习俗、诗歌意象等,感受春天的气候变化过程,感受中国节气文化的智慧。
教学准备:
1.春天节气教学PPT。
2.幼儿对春天已有前期直接经验。
教学设计:
一、由春天的变化导入春天的不同节气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有没有注意到,最近几天,人们穿的衣服已经和冬天不一样了呢?你现在身上穿的衣服都是什么类型的?冬天的时候是什么类型的? ”
引发幼儿思考春天和冬天服饰方面已经形成了的差别。
教师追问:“春天来了,人们逐渐脱去了冬装,那么除了服饰之外,谁还发现了春天和冬天有什么不一样?这些变化是一下子就不同了,还是一点点变化的?
引发幼儿思考春天和冬天在天气、温度、动植物状态、食物等方面都有变化,并且变化是逐渐发生的。
教师总结:“对比冬天,春天已经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并且,每个方面的变化都是逐渐发生的,是有一定阶段的。我国古人也观察到这些变化,并且把这些变化按照阶段总结起来,形成了春天的六个节气。”
二、观看PPT, 了解春天的六个节气
教师提出要求:“我们来一起看一看春天都有些什么节气,每个节气的由来是怎样的,有哪些相关习俗。”
引导幼儿观察每个节气的“由来”页面,请幼儿讲讲在这个节气期间,会出现哪些景象,其中的景象是如何变化而来的。
立春草木生发、河水解冻、天气变暖、候鸟开始迁徙、人们出门活动。
雨水节气降水较多,气温继续回升,草木得到滋润蓬勃生长。
惊蛰春雷较多,冬眠动物开始苏醒。
春分阳光明媚,金色的油菜花盛开。
清明下小雨,雨过天晴后天空清澈明朗,人们出门踏青。
谷雨雨水增多,谷物茁壮成长。
向幼儿介绍每个节气的相关“习俗”,帮助幼儿了解在这个节气期间,
可以做些什么,其中有什么文化背景。
立春吃春饼、戴春鸡。
雨水回娘家拜见父母。
惊蛰天气干燥吃梨润肺,艾草赶霉运驱赶蚊虫。
春分可以比一比谁能把鸡蛋竖起来。
清明踏青、祭祖。
谷雨摘茶、开海捕鱼。
与幼儿一起欣赏各节气的诗歌,大致理解诗歌内容,请幼儿说说诗人描述的春天节气与自己观察到的、节气的由来中介绍的内容有什么异同。
三、与幼儿共同总结春天节气特征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已经分别了解了春天的相关节气,谁能说说春天的节气有什么共同特点?每个节气又有什么特别之处?这六个节气是如何变化的? ”
引导幼儿思考春天的六个节气比较明显的共同特征是天气逐渐变暖,适合植物作物生长,每个节气的降水情况各有特点。引导幼儿总结季节的变化是阶段性、多方面的改变。
教师总结,节气是我国古人对气候变化进行长期观察,总结出来的一套指导农耕生产和人们生活的特定时令,是我国先民的智慧结晶。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直到现在,对黄河流域的人民来说,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幼儿园语言社会: 二十四节气之春PPT课件(有教案)】相关文章:
• 大班语言活动《梨子小提琴》教案+课件+反思+配音
• 大班语言flash课件:云彩和风儿
• 幼儿园大班语言ppt课件:小鼹鼠过生日(有配音)
• 小班语言ppt课件:秋叶飘
• 中班语言《小乌龟开店》
• 大班语言PPT课件:雪孩子
• 17拼音声母h
• 大班语言课件:自己才是最伟大的
• 幼儿园故事PPT课件《小鸟找家》
• 幼儿园ppt课件:夜晚是一朵花
• 12拼音声母t
• 中班语言《欢迎来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