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小编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幼儿园教案 > 语言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啤酒桶骨碌碌》含反思

语言教案    日期:2019-12-24    作者:咱ゝ尛傀゛
【www.yjzyz.com - 幼儿园语言教案】

大班教案《啤酒桶骨碌碌》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模仿故事中的情节描述并简单续编故事,对物体的滚动产生兴趣,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啤酒桶骨碌碌》含反思教案吧。

  教学目标:
  1.对物体的滚动产生兴趣。
  2.模仿故事中的情节描述并简单续编故事。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1.课件
  2.一个自制啤酒桶。
  3.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12---14页。

  重难点:
  重点:通过仔细观察图片来理解故事并体会故事的幽默和滑稽。
  难点:模仿故事情节进行大胆的续编。

  教学过程:
  (一).出示自制啤酒桶,引发幼儿兴趣。
  1.请小朋友们猜猜老师做的这个是什么?(幼儿自由猜想)。最后告诉幼儿这是一个啤酒桶,是用来装啤酒的,很多人都喜欢在天热的时候喝一点冰冰凉凉的啤酒。
  2.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讲的故事就和啤酒桶有关系,看看啤酒桶除了装啤酒,把它翻倒会怎么样呢?(教师边滚动啤酒桶边问。)啤酒桶滚起来骨碌碌的真有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啤酒桶,“骨碌碌”》。

  (二).幼儿观看活动材料第三册第12-14页。
  1.请小朋友翻开书第12页,看看故事里的啤酒桶从哪里来?骨碌碌的滚起来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
  2.提问:从故事里面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要追啤酒桶?
  3.有什么样的人在追?引出剃了半边头发的人、穿了一只鞋的人、没穿好衣服的人……
  4.可以从这些追啤酒桶的人身上看出他们原来在哪儿? 如:剃了半边头发的人原来在理发店。啤酒桶是怎样滚过理发店的呢?(骨碌碌的滚过理发店)啤酒桶骨碌碌、骨碌碌滚过理发店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呢?(剃了半边头发的人跑出来去追啤酒桶)。跟据幼儿观察追啤酒桶人身上的特点依次类提问:什么样的人原来在哪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5.啤酒桶停下来了吗?从哪幅图看出来?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6.大家追到啤酒桶后有喝到啤酒吗?从哪儿看出来?
  7.看谁跑过来了?他想了什么好主意?

  (三).完整听故事一遍。
  1.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
  2.这么多的小孩子都钻进啤酒桶里,他们会往哪里滚,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四).幼儿续编故事。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是用早期教育的模式来学习的,自制了一个啤酒桶,用这个啤酒桶来引出课题,使幼儿对物体的滚动产生兴趣。然后引导幼儿仔细地看书,让小朋友自己去发现故事中好玩又有趣的事,幼儿通过观察追啤酒桶人身上的不同特点,去想像啤酒桶滚过什么地方。重点讲述啤酒桶“骨碌碌”地滚到哪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故事的幽默滑稽和生动形象唤起了幼儿的丰富想象。如他们想出了:
  1.啤酒桶“骨碌碌”的滚过小桥,和爸爸妈妈一起在河边钓鱼的人,拿着鱼竿跑去追啤酒桶。
  2.啤酒桶“骨碌碌”的滚到了小朋友放风筝的地方,在放风筝的人拿着风筝去追啤酒桶。
  3.啤酒桶“骨碌碌”的滚到幼儿园,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跑去追啤酒桶了,等等。

  活动不足:
  目标制定和实际教学设计有所偏差我的教学目标是:
  1、理解故事内容,模仿故事中的情节续编故事。
  2、感受故事的幽默和滑稽。
  但是在教学活动时候,我反而花了大量的时间在请幼儿观察图片上。而“根据故事情节仿编故事”请了3-4个幼儿简答的说一说。在幼儿的回答偏离了问题的时候,我也没有进行恰当和深入的引导,所以,以后再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一定要把握目标与实际方案的匹配性。

小百科:啤酒是以小麦芽和大麦芽为主要原料,并加啤酒花,经过液态糊化和糖化,再经过液态发酵而酿制成的。其酒精含量较低,含有二氧化碳,富有营养。

【幼儿园大班教案《啤酒桶骨碌碌》含反思】相关文章:

•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拼音

•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蛇散步》含反思

• 小班语言教案:太阳想吃冰淇淋

•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过河》含反思

• 幼儿园大班教案《做小鸟的朋友》含反思

• 幼儿园优秀大班语言教案《秋天的雨》含反思

• 幼儿园中班教案《会飞的抱抱》含反思

• 幼儿园中班教案《摇篮》

•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

• 幼儿园小班教案《好喝的汤》含反思

•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虫虫虫虫爬

• 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