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小编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幼教论文 > 其他论文

幼儿园一日体验记

其他论文    日期:2019-03-27    作者:无用的me
【www.yjzyz.com - 幼儿园其他论文】
“幼儿园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即使每天都能看到相关的报道,都能或多或少地从孩子口中听到关于幼儿园的描述和讨论。但,我们更相信眼见为实!   《母子健康》的编辑们,带着征集来的、最受家长关注的问题,分别来到北京4所不同特色的幼儿园。公立、私立;双语、低幼……让我们来体验一次幼儿园小朋友们的日常生活,并把你想了解的告诉你!
  冶金部幼儿园 健康是第一位的
  
  热点体会1
  编辑体会手记:
  10:00户外活动――身心健康的儿童“乐园”
  户外活动的项目安排和特色
  “桐桐,接着………”“小宾,我来了……”“看车,我是警察……”早上10点整,幼儿园里所有的孩子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操场,每到这个时候,幼儿园就成了一个儿童“乐园”,孩子们毫无拘束地在操场上尽情玩耍,在每天的集体操后,就是给孩子们充分玩耍的时间。偌大一个操场,到处都有的可玩,可以说没有一点浪费。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很多游戏都是“体育游戏”,即是老师们根据教学需要设计的,每个游戏的后面都有着科学依据。体育游戏既有平面的宽度,也有纵向的高度,多种环境下促进孩子的活动机会。一边踩小平衡板,一边接抛球,同时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与上下肢运动的协调性,没经过训练的大人都很难做好,可在这里即使最小的孩子也能做得很好!
  健康教育与其他教育是相结合的。长廊里悬挂着可以击打的物牌上写的是英文单词;院中地上画的小间隔跳,跳的地面上也是有趣的字母和数字。更值得一提的是,老师们给孩子设计的很多体育游戏都带有生活情景。堡垒和小自行车,模拟了交通路况,让孩子们学会遵守交通规则,避闪车辆,锻炼灵活性,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通过人行横道。小推车和麻袋重物(孩子们绝对拿得动),则模拟了实际生活中的搬运工作,锻炼提拉扛的运动作协调性,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理解劳动的辛苦。这样的游戏不仅受到家长们的普遍欢迎,而且也大大提升了孩子们的运动兴趣。
  观察与疑虑解答:
  无论大小孩子,都不分班地在一起玩,有什么好处宁在孩子游戏时,老师也参与其中,但都是看哪里需要就去哪里,这样会不会有照顾不周的时候?孩子们总在校园里玩,会不会也有玩腻的时候?
  无论大小孩子,都不分班地在一起玩,有什么好处?
  这是老师们的特别设计,目的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受教育,其中包括“勇敢教育”,因为一旦孩子们上了学,其实在操场上也都是大小不分地在一起玩的。区域活动时打破了班级界限可以提供孩子对自身适应能力的超越考验,在一起玩,有很多好处,大孩子可以在游戏中学习如何对小孩子礼貌谦让与热心帮助;小孩子对大孩子的模仿,可以成就大孩子对小孩子传帮带的积极影响作用。这也是摆脱令人无奈的被动式教育的一种尝试,小幼衔接,让孩子从心理上逐渐过渡,有学前意识。
  会不会因为照顾不周,而引发安全问题?
  不会。老师在设计这些体育游戏之前首先会考虑到该游戏的安全性问题,很多游戏教具都是老师们亲自选材、亲手制作的,材料多是柔软而无污染、无伤害的。比如,自己制作的布手榴弹,打在脸上一点都不痛,即使这样,也还是开辟了专门的投掷区。而且,所有游戏都不是为了训练而训练,而是首先教会孩子们用头脑和智慧去做游戏。这里面非常重要的知识就是如何自我保护。老师们对所有孩子的体能情况都很熟悉,她们知道该在哪里,适当地去辅助哪些孩子。
  热点体会2编辑体会手记:
  11:00午餐胃口好,吃得好,身体棒
  就餐气氛,食物质量,孩子们的食用感受。
  室外活动后,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整齐有序地进了教室。有专门的老师负责协助组织孩子们盥洗,然后开始餐前教育:“吃饭前检查一下,我们的小手是否都洗干净了?”午餐前,照例是要做眼保健操的,孩子们做得可认真了!有专门的老师在给小餐桌进行桌面消毒后,饭菜上桌了。今天的菜是清蒸鱼、韭菜炒鸡蛋和紫菜汤,主食是米饭。
  
  观察与疑虑解答:
  饭菜是否卫生、可是孩子们不爱吃饭怎么办?
  饭菜是否卫生、可口?
  这里是东城区卫生保健示范园。园长办公室有监控器,对各方面情况都可以很好地监控。厨师都是经过专门培训的,每顿正餐都保证两菜一汤,所有的菜谱都是经过儿童营养学考证的。每天上午9:25~10:00要给孩子们喝牛奶,下午14:15~14:50午睡起床后还要给孩子们补充水果,保证营养供给。
  孩子们不爱吃饭怎么办?
  “好吃吗?”我问一个小朋友。“好吃!”看着孩子们个个吃得专心,没有常见的边吃边玩或者厌食现象,心里正感觉奇怪,赵园长一句话点破天机:“这里的孩子们运动量都比较大,所以食欲特别好,吃饭也香!”
  
  英才幼儿园美丽园分部浸入双语的快乐童年
  热点体会1编辑体会手记:
  08:00“骑”入校园
  早晨的入园和园风园貌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早上7点45分,在优美的《上学歌》中,英才美丽园的小朋友们纷纷来到幼儿园,准备开始一天的集体生活。而他们来幼儿园的方式非常特别,几乎都是骑着儿童自行车,就像一个个快乐的小骑士。
  和老师了解情况后知道,在这里上学的孩子家都住得很近,80%都是美丽园小区的,有的大班的孩子就自己来,或是一位家长送几个孩子。因此在这里,你感觉不到像一些幼儿园每到上学或放学时候的大张旗鼓和车水马龙,反而还原了“学校”本来的恬静和氛围。
  观察与疑虑解答:
  孩子和家长说Bye―Bye;会不会哭闹宁老师如何对待处理?
  在当天近20分钟的入园观察中,几乎没有孩子因为要和家长分离而哭闹的。
  上幼儿园的孩子会不会因为分离忧虑而大哭大闹?
  哭闹肯定是有的,这是一个必经过程,但这主要集中在刚刚入园的阶段,现在已经上了多半个学期,孩子们基本上都适应了,也就不会哭闹了。
  那么入园初期,孩子因为不适应的哭闹要多长时间才会好转呢?
  时间有长有短,这和每个孩子的性格以及家长的处理方法都有关系,但总体来说,2~6岁的孩子有2~3个月就能基本适应了。
  据我观察,当天也有一些小班的孩子闹情绪,而老师会将他抱在怀里,给他讲故事,并鼓励他是一个小男子汉,要给其他的小朋友作榜样。很有耐心和经验哦!
  热点2体会编辑体会手记:
  09:10
  户外活动活力宝贝
  街舞健身操、响铃操、竹筷操穿插式户外活动
  上午9点10分,小朋友们最喜欢的户外活动开始了!这里的中、大班,以及小班的孩子们会在老师的带领下穿插进行课外活动。前半个小时是各班的游戏时间,之后是按年级进行的健身操课,有响铃操、彩球操和竹筷操,都是这里老师的原创。而最精彩的,就是所有在园孩子为我们表 演的街舞健身操,方阵式的排列、强劲热烈地节奏和动作,他们的投入和自信,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观察与疑虑解答:
  不同年龄孩子的活动内容;在游戏中摔倒怎么办?他会哭闹吗?同学和老师会不会嘲笑或批评他。
  孩子在游戏中摔倒或是没完成动作怎么办?
  在跳轮胎运动中,有的孩子会因为控制不好平衡而摔倒,有的则会提前“下场”。但这丝毫不影响孩子的热情,他们会像勇敢的小战士,积极投入到下一轮“战斗”中去!
  失败了,会不会受到批评和嘲笑
  这个完全不用担心啦!这一点点失误算什么呢?是不会受到任何人的批评和嘲笑的,在一旁保护同学的老师也会鼓励他下次要小心,要再加油。
  
  热点体会3 编辑体会手记:
  10:30
  英语学习零负担
  什么是浸入式双语教学;学习内容和课堂气氛
  10点20分,这可是我一直期待的浸入式双语课堂时间,英才幼儿园的特色课程。但什么是浸入式英语,和其他幼儿园的英语课程到底有何不同,是否有传说中的那样神奇?这可都吊足了我的胃口。
  孩子们陆陆续续进入教室了,我发现每个角落都布满的英文字母和词句,让英语就在孩子的身边,这样他们就能轻松地适应和接受了。因为英语要和母语几乎在同一个级别,无处不在才能深入人心嘛。这可是浸入式英语教学的一大特点。老师很是自豪地向我介绍。
  “Hello everbody! Let's beggingour"English class!”开始上课了,孩子们呈半圆形围坐在老师面前,老师将手中的河马玩偶举在胸前,用手指着说道。“Ok,let US begening tall about theweather。Are you ready?”从始至终,老师都是在用英语和孩子进行开放式的交流,没有课本,只有道具,而教材就是老--师的思维。我们所能听到的,是近乎100%的英语,因为没有要重新学习一种语言的压力,也就没有了厌烦情绪,相反的,孩子们都很轻松,很开心。
  观察与疑虑解答:
  双语教学孩子能接受吗?会不会很吃力?孩子会因为学了英语忘了中文吗(会干扰中文学习吗)?
  什么是浸入式英语教学?
  浸入式是指用第二语言(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模式。即儿童在园的全部或一半时间内被“浸泡”在第二语言的环境中,教师只用第二语言面对学生和讲授部分课程。
  双语教学孩子能接受吗?新入园的孩子会不会吃力?
  2~6岁孩子的语言模仿是能力非常强的,而且幼儿学习英语的最佳方式就是直接学习,不需要母语做翻译。我们让孩子在学习、游戏以及日常生活中逐渐接触英语,孩子接受起来就相对轻松很多,没有负担。
  对于新入园的孩子,在初期中文辅导老师会适当地给他一些帮助,但在这种几乎全英语的环境中,孩子是会很快适应的。
  
  金色摇篮幼儿园那个属于幼童的梦幻摇篮
  热点体会1编辑体会手记:
  08:30言语课
  无处不渗透的教学生活
  一进婴中班的教室,你就会立即被天花板上吊着的各种卡片所吸引。那些卡片,一面是形象的图画,另一面是汉字:比如,一面画着老牛,背面就写着“老牛大”;一面画着小兔子,另一面就写着“兔子小”……
  8点半,言语课开始了。小朋友们每个人都搬着一把小椅子围成一个半圆,咦?怎么有小宝宝站在前面不知所措?原来是她找不到自己的椅子了。仔细看,在这个班级里,所有的小椅子上都贴着写着姓名的纸条,不仅椅子上,茶杯上也有!每人都用自己的椅子和杯子,不要拿错哦!
  
  观察与疑虑解答:
  给年龄极低的小宝宝上言语课。究竟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不要苛求孩子在每时每刻都能注意力集中,有统计数据表明,大多数小宝宝在一堂课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有5分钟左右。所以,除了开设的认知课,几乎每一分钟孩子都能感受到对他的语言刺激,宝宝可以在吃饭的时候听儿歌,听故事。教育,就这样渗透到了生活中了。
  热点体会2编辑体会手记:
  09:10课间调整
  让给身体补充水分也成为一种游戏
  若是给宝宝有滋味的大枣水或是萝卜水,宝宝自然喝起来没够,但是,最有营养宝宝最需要的,可是白水哦……
  这边,一个刚过完周岁生日的女孩不肯喝下没有滋味的白开水,老师抱起宝宝,然后用做游戏的语气说:“你看,是不是小鱼跑到杯子里去了?你来找找吧有没有?”小丫头于是好奇地将杯里的水喝了下去。
  观察与疑虑解答:
  每次让小宝宝喝水难道都需要这么“高难度”的技巧吗?
  
  一般来说,更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喝水,只有那些方法行不通的时候,才会使用“高难度的技巧”。要多表扬孩子,让他对能自己喝水产生一种自豪感,要多说:“宝宝你真棒1”
  热点体会3编辑体会手记:
  09:40户外运动
  适合小童的简单协调运动
  现在是给身体放假的时间!唱着儿歌行进吧!边走边做操。摔倒了,没关系,我们都是勇敢的好宝宝!注意不要踩到小树苗和小草,它们会疼会生气的。
  观察与疑虑解答:
  在游戏的过程中,如果有一个孩子“欺负”另一个孩子怎么办?
  其实在两三岁的孩子中间,并没有“欺负”这个概念,他们不会表达自己的意思,就采取了推和抢的方式,这就需要成人去引导。老师会问他们需要什么,再告诉他们需要的时候该怎么做。比如,告诉他们:“不要抢,你可以和他商量:我玩一会儿可以吗?”
  热点体会4编辑体会手记:
  11:30午餐和午睡
  给小宝宝多点“溺爱”
  吃饭时间,老师拉出餐桌,小宝宝们分坐在桌前。老师很认真地对一个漂亮女孩说:“沐子田这么漂亮,如果吃饭了就更漂亮了!”小女孩果真认真地拿起了勺子。不过,还有几个死活也不肯“就范”,老师就只好亲自喂他们。谁让他们这么小呢,对这么小的宝宝,有的时候就该娇宠溺爱些哦!
  观察与疑虑解答:
  小宝宝的饮食最让人放心不下,宝宝在这里能吃得跟在家里一样舒服吗?
  对待小宝宝,要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其实幼儿园里1岁以上的小宝宝的食物从本质上是和其他孩子一样的,只是含奶量多;还有,别人吃的是块儿、片儿、丁儿,他们吃的却是泥。泥就已经很烂了。这样还不放心,就还要放到微波炉里做一下。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尊重个性,培养兴趣
  热点1体会
  编辑体会手记:
  08:00自主早餐时间和饭后的主动刷牙
  孩子的进餐情况,和饭后刷牙习惯的养成
  早上入园后,孩子们开始准备吃早饭。印象中幼儿园的餐点都是由老师统一分配的,但是在跟随的中班里,早餐时间却充满了自主精神,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早餐主食的品种和数量。粥、汤一类的稀饭,老师会将它们盛放在大碗中,分放在每张小桌子上,让孩子们自己盛取。饭后, 孩子们将自己的餐具交到指定地点后,去盥洗室刷牙。
  观察与疑虑解答:
  让孩子自己选择早餐的品种,会不会造成营养不均衡、偏食的情况?自己选择的餐点吃不完怎么办?
  每日早餐的主食都会有两种左右,即使只吃其中一种,也可以满足孩子日常的营养需求。让孩子自己选择主食的品种,一是尊重孩子的个体需要,二是锻炼孩子的自主生活能力。老师在孩子选择主食的时候也会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给予食物种类和数量上的、建议。先拿最基本的份额,吃完再拿,这样:不会出现浪费粮食的情况。如果孩子实在吃。不完,老师也不会强迫孩子必须吃完食物,会以尊重孩子的个体需要为前提。但是从侧面给孩子一些鼓励,比如“只把碗里的粥喝完好么?”
  如何让孩子养成饭后刷牙的好习惯?
  幼儿园阶段是孩子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孩子最初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等都会在幼儿园阶段初具雏形。在这一系列养成好习惯的过程中,幼儿园会给孩子创造一个“会说话的环境”,通过细节的营造,来给孩子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比如洗室墙壁上的刷牙儿歌,小朋友标准姿势的刷牙照片、整齐排列的牙刷水杯等等,这些都营造了一个会说话的环境,仿佛在和小朋友说“快来刷牙吧”!所以,主动刷牙习惯是靠老师的引导、环境的配合和尊重孩子的自主权共同完成的。
  热点2体会编辑体会手记:
  09:00
  主题活动――大超市分组主题活动,手工、读书、拼插、积木、地理等一应俱全。
  分组主题活动是这次体验中觉得比较新鲜的一个环节,整个班分成不同的区域,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参加哪一组的主题活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就好像超市上充满诱惑力的商品,让每天的生活绝对生动有趣。
  观察与疑虑解答:
  孩子们对于主题活动的选择,没有出现我想象中的“混乱”情况,孩子们好像对于自己要选择的主题活动早已经心中有数。有条不紊的相互分享着自己的经验和兴趣。
  面对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孩子该如何选择?
  师大实验幼儿园倡导在尊重每个孩子个性的前提下,让孩子能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在选择的过程中,老师会引导孩子的个性发展,但是会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例如,老师带领的手工主题活动,一周会持续做同一个手工作品,孩子在一周中至少要参加一次手工主题活动,具体哪一天参加,可以由孩子自己安排。
  孩子如果不被同组的其他孩子接受,“抢”不到自己有兴趣的主题活动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要了解孩子遇到这种情况,自身感受具体是什么样子后,再作分析:有些孩子属于很容易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的类型,如果他想玩拼图,和小朋友商量不成的话,就转去玩积木并且乐在其中了,不用过分担心他,因为他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自己寻找并享受快乐。如果孩子因为没有选择到自己感兴趣地主题活动,而非常在意的嚎啕大哭,老师则会耐心地引导,通过其他有趣的事物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教给孩子更多寻找乐趣的方法,并给予孩子乐观积极的心态。
  热点3体会编辑体会手记:
  神秘的面试
  报名时的神秘面试
  相信这是很多家长最关心的内容,北师大实验幼儿园的面试在坊间流传着多个版本,因为他们不但要面试孩子,还要面试家长!很多家长坦然承认自己高考都没这么紧张过,因为实在不知道幼儿园的老师会问什么问题,更有些家长会强方百计的打听上一届的面试都问了什么问题。观察与疑虑解答:
  面试到底在“考”家长什么?
  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园长笑了1我们知道这个话题的敏感,因为几乎10:1的录取比例,让面试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只是希望能够达成教育共识的家长走到一起来。”一句很简单的话,却耐人寻味。所有的题目其实都不是为了考试,只是为了寻找有共同教育目的、教育理念的家长共同为孩子创造在幼儿园阶段应该得到的快乐。所以,如果没有共同的教育理念作基础,即使精心准备了题目,谨言善行可能也只是徒劳。

【幼儿园一日体验记】相关文章:

• 论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有序性

• 游戏化教育模式促进幼儿园教学

• 现代化视角的幼儿学前教育研究

• 幼儿园韵律活动的组织初探

• 浅谈幼儿园舞蹈教学

• 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会

• 幼儿园青年教师培养策略解析

• 革新管理制度提高幼儿园后勤管理时效

• 幼儿园管理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

• 浅谈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

• 幼儿园主题活动意义化浅谈

• 试析幼儿园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