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小编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幼教论文 > 其他论文

浅谈幼儿园礼仪教育

其他论文    日期:2019-03-27    作者:习惯了、最初
【www.yjzyz.com - 幼儿园其他论文】
摘要: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将关系到幼儿一生的发展。从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几方面入手,通过教师、家长以及周围人们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培养,让幼儿从小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关键词:礼仪;教育;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262-02
  古老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由此可见,古人对礼仪十分重视。新《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家庭和社会需要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和善于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但是,“知书达礼”原本是我们的传统,有些地方现在的状况却是,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学生不知道尊重老师,人和人之间普遍没有尊重。尊重是通过礼仪来表达的,尊重没有了,礼仪也就不存在了。行为失范和道德水准下降,已经成为新的社会病。
  一、实施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否则就会事半功倍”。2.5岁至6岁的幼儿可塑性强,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养成时期,礼仪教育、品德教育是真正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对幼儿实施礼仪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为幼儿日后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调查显示:在美国、英国等很多发达国家的幼儿园中都设有专门的礼仪教室和礼仪课,孩子们穿着自己国家的民族服装在精心布置的极富本国特色的礼仪教室里,兴趣盎然地学习基本的礼仪常识。而这也将是我国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发展趋势。另据报道:2011年国庆黄金周,泰山6万游客扔下8吨垃圾,2012年中秋节、国庆节8天旅游黄金周期间,广西北海银滩旅游景区游客爆满,共接待国内外游客约42万人次,超过10万辆汽车进入景区,当地景区清理正常生活垃圾达180多吨。另外,在高速堵车大军路过时,高速、服务区遍地垃圾。这难道就是“国人的素质”吗?
  二、幼儿园是礼仪教育的重要场所
  1.重视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环境因素对于幼儿成长、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潜力,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的活动空间、人际关系,周围儿童的行为、班级群体心理气氛,教师态度和行为都会对其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实施幼儿礼仪教育时我们充分挖掘和利用环境中的教育因素,营造良好礼仪教育的物质环境与心理氛围,各班活动室内开辟礼仪教育阵地,定期创设礼仪环境,努力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精神氛围。
  2.把礼仪教育融入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幼儿每天入园时,老师和幼儿亲切地打招呼:“xx早上好!”“xx再见!”,和好朋友互相抱一抱等。和同伴一起玩或独自玩玩具时,互相谦让,玩好以后把玩具放回原处。老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幼儿坐姿正确,认真倾听,积极举手发言,遇见问题积极思考。午餐时,要求安静就餐,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饭菜。午睡时,培养幼儿把衣物摆放整齐,安静入睡。另外,在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行,不大声喧哗,不推不挤。
  3.教师要做好榜样。在幼儿园里,幼儿特别喜欢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可以说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幼儿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认真地模仿和学习。作为教师群体,我们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幼儿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
  三、家庭和社会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1.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多于在幼儿园的时间,由于父母与幼儿的亲情关系影响,他们往往对来自家庭中的教育因素影响接受得更快一些,更多一些。例如:为使幼儿养成关心他人的习惯,在家里可以提醒启发幼儿帮大人做事;有客人来时,让他招呼客人;让他照顾别人家的小弟弟、小妹妹等。要提高幼儿礼仪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必须要有家庭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同时教师还应向家长宣传幼儿园的教育主张和对幼儿礼仪教育的目标,促使家园共育。
  2.幼儿的发展来源于实践活动,幼儿的思想品德、礼仪习惯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为幼儿创设条件与机会,提供时间与空间,组织实践与交往,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走向社会进行礼仪实践锻炼。如让幼儿在父母的陪同下上超市购物,为幼儿提供独立购物的机会,在购物中引导幼儿与营业员交往,购得食物与家人或好朋友一起分享。在外出活动中,引导幼儿争做文明的旅游参观者,文明对待公共场所的一切设施设备,文明对待小动物,会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不能随意破坏环境;不能在柱、墙、碑等建筑物上乱写、乱画、乱刻;不要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污染环境;不要乱扔果皮、纸屑等杂物。在活动中让幼儿和家长相互督促,让幼儿的礼仪行为影响家长,辐射社会。
  四、礼仪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意义
  在今天,特别是我国日益融入国际社会的时刻,交往礼仪更加受到社会的关注,幼儿的礼仪教育也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话题,不仅应引起广大家长的注意,更加需要教育工作者去研究,去实践。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养。从心理学上讲,被众人接纳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让孩子懂得尊重别人,被人接纳,这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使幼儿的情商得到发展,有利于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
  作者简介:苟立新,女,大专,四川省幼儿高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二十一年。曾撰写论文《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卡通片与幼儿思维发展》、《良好进餐习惯从幼儿抓起》、《语言活动中幼儿思维的培养》等多篇论文,荣获市级一等奖。在市级公开课比赛中,担任社会《不跟陌生人走》、《十二生肖》荣获市级一等奖,艺术《喜羊羊和灰太狼》获得市级二等奖。教玩具制作《人类的朋友》获四川省教玩具制作三等奖,《螃蟹乐园》和《有趣的扑克》获自贡市教玩具制作一等奖。

【浅谈幼儿园礼仪教育】相关文章:

• 浅谈幼儿园礼仪教育策略

• 浅谈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培养

• 浅谈幼儿园礼仪教育有效方法

• 浅谈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培养

• 浅谈幼儿园礼仪教育

• 浅谈幼儿园礼仪教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