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小编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幼教论文 > 其他论文

幼儿园开放性语言教育活动初探

其他论文    日期:2019-03-27    作者:聽雨的聲音
【www.yjzyz.com - 幼儿园其他论文】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工具,幼儿时期是发展语言的最佳时期,也是最迅速的时期。幼儿掌握知识技能、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与人交流等都要通过语言来实现。所以,发展幼儿语言是幼儿接受一切教育的基础。我尝试着采用“开放性”的教育方法,发掘幼儿蕴藏的潜能。
  一、创设开放的可沟通
  的交往环境
  1.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良好的师幼关系、亲密的同伴关系是沟通交流的前提。教师如果用真诚的眼光同孩子交流,仔细听孩子的每一句话,给孩子不断的鼓励和支持,孩子在民主、友爱的氛围中无压力、无拘束,有话自然就敢说、喜欢说。
  2.宽松的语言运用情境
  《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因此,我们应当允许孩子说得暂时不对、不完整,要相信孩子会在交往中说得越来越准确、越来越完整。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是愉快的,是积极互动的,也是允许出错的。
  3.注意有效的沟通
  创设语言交往的氛围时,应注意沟通、交流内容的有效性。一次在组织区域活动时,幼儿在活动中交流的声音越来越大。为了不影响其他幼儿,我示意小朋友可以轻声交流,孩子们懂事地点点头,快乐地投入到活动中。
  4.让每个幼儿有交流的机会
  在日常言语交往中,幼儿在理解能力、用词表达方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为了提高幼儿的交流能力,作为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差异表现,力争为每个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交流机会,同时根据每个幼儿语言交流的能力,要求家长在家里给予配合,多给幼儿创造交流的机会。
  二、组织开放的可探索
  的语言活动
  创设真实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能使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从而增长其见识,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
  1.正规性的语言教育活动
  我园以幼儿的亲身生活、结合幼儿成长的主题来确定语言教育活动,同时根据幼儿的需要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改编或自编。如在开展“爱家乡”主题活动时,师幼合作创编诗歌“我爱丹阳”,小朋友对这首讲述他们身边事情的儿歌特别感兴趣,许多家长也参与了儿歌的创编。
  2.整合性的语言教育活动
  《纲要》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因而要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我们积极把握各领域之间的共性,有选择地吸收并综合各科个性,将不同形式和不同方法进行的语言教育活动穿插进行,从而丰富幼儿语言教育的内容。如以诗歌“春天的秘密”为主题的综合教育活动,有找春天、画春天、学习新作品、文学仿编等系列活动,幼儿在这些活动中既可以获得有关春天的知识,也可以学会欣赏有关春天的文学作品和表现春天的艺术手段。
  3.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活动
  实践证明,集体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的语言机会是远远不能满足幼儿语言能力发展需要的,幼儿语言教育活动应贯穿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如在餐前、餐时、餐后和集体活动后的休息时间让幼儿欣赏文学作品,通过区域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充足的自由交流机会,还可以组织一些常规性的专题语言活动,选择一些从幼儿的认知和生活经验出发、能激发他们内在表达欲望的内容,让全体幼儿参与其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天气预报”、“报告新发现”、“午餐解说员”、“周末趣闻”等都是孩子们喜爱的专题,因为每天生活都在变化,每天的世界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他们有许多的新发现需要与人分享。
  三、挖掘家庭、社区资源,
  促进家园教育一体化
  根据幼儿园的认知特点,充分挖掘家庭、社区的资源,让幼儿与社区亲密对话,是实施开放教育、推行素质教育的又一举措。利用从家庭、社会中挖掘的资源不断启迪他们去探索、去创造,真正做到资源共享,物尽其用。在文学活动“小蝌蚪找妈妈”中,我们带孩子们去池塘边捉小蝌蚪养在饲养角,幼儿轮流换水,并掌握了它们的生活习性:蝌蚪是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最后变成青蛙的。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在平时的教学中,针对有语言障碍的孩子,我们坚持与家长联系,共同探讨原因,增强家长教育意识,形成家园教育一体化,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开放性语言教育活动就是变“教师说”为幼儿自主学习,变单一的教学方式为知、能、创的多种教学方式,变师授幼受为师幼互动合作,把课堂延伸到与之联系的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
  (丹阳市丹凤幼儿园)

【幼儿园开放性语言教育活动初探】相关文章:

• 幼儿园开放性语言教育活动初探

• 幼儿园开放性语言教育活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