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主题价值
(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解读教材、分析价值)参考
季节交替的时候,大自然会呈现出多变、丰富的景象。飘落的树叶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关注,在这个季节,他们的小脑袋里出现了许多的问题:秋天树叶怎么变黄了?为什么有的树叶厚有的树叶薄?叶脉都藏着些什么秘密呢?树叶是孩子们最常见的自然物,从南到北,树的种类有许多,唾手可得的秋叶其形状、色彩、纹理各异,其中还蕴藏着树木的自然生长、四季更迭交替等秘密。开展《秋叶飘飘》的活动是孩子们乐于亲近,探究、思索,尝试的主题。
(二)审儿童经验
(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儿童已有经验,以及在主题中能够发展哪些经验。)
中班幼儿已能感知周围环境和事物的变化,但通常这样的感知是零星、无意识的,需要成人的引导,让他们在观察中发现周围生活环境的变化,如:梧桐树变黄、落叶;为什么有些树的叶子还是绿绿的……以此萌发幼儿主动关心周围事物变化的意识。通过预设的《秋叶飘飘》主题,共同帮助孩子获得更多的秋季树叶的经验,能用感官探索新鲜事物,在观察中感知事物的颜色、形状、功能并进行概括分类……且喜欢问“为什么”。
(三)审园本资源
(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了解本主题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
1. 幼儿园资源:三中校园有一片小树林,有常青树和落叶树。
2. 家长资源:秋高气爽,家长带孩子去户外郊游,寻找秋天的痕迹。
3. 社区资源:社区开展扫落叶的活动。
(四)审主题目标
(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从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三个维度定位目标)
1.在秋叶飘飘的景象中,萌发对周围环境变化的好奇和观察的兴趣,获得有关秋天明显特征的感性经验。
2.愿意用语言身体动作美术创作来表达自己对秋季特征的认知和感受 。
3.能大胆表达自己对秋叶的发现与感受,乐意与同伴一起参与关于树叶的各类创意表现活动,充分交流各自的想法与理解。
(五)审主题架构
(本环节主要任务是依据主题价值,架构主题网络图)
例:
依据主题活动蕴含的价值,架构“舞动的秋叶——好看的秋叶——好玩的秋叶”三个梯度版块,为幼儿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关于“秋叶飘飘”的认知网络。依据三大线索和幼儿经验、需求,对主题内容进行整体性的思考和架构:
【中班《秋叶飘飘》主题前审议】相关文章:
上一篇:大班学习活动:班级日记
下一篇:园本教研的组织与实施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