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小编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幼教论文 > 科学论文

探究科学技术课教学策略

科学论文    日期:2016-02-21    作者:づ特有气质范
【www.yjzyz.com - 幼儿园科学论文】

  摘 要:“设计与技术教育”是小学科学课程不可缺少的领域。小学科学技术课是针对小学科学中“设计与技术”领域开设的。科学技术课是一个需要有一定的科学概念引领的技术设计、技术制作,并在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科学概念为目标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

  一、准备材料,为课堂教学提供资源

  不管什么样类型的科学课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需材料。设计与技术方面的内容教学,材料同样是科学技术课的前提,是决定技术课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在进行技术与设计方面内容的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准备丰富、本土、生活中可寻找到的材料,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模型去准备、选择适宜的材料。如,在教学《造一艘小船》这一课时,在教学新课前,教师就得启发学生去搜寻身边可以造船的材料,同时要求学生要特别注重材料的多样化。

  二、明确任务,为学生提供详细的制作要求

  在课的开始,教师要提供详细的制作要求,让学生知道要制作的作品的具体技术功能指标,这是开展设计的方向和目标。如,教科版小学科学下册《造一艘小船》一课,小船要达到什么要求,设计一艘怎样的小船(具有什么功能),这是教师和学生都要明确的问题。在充分考虑教学的科学性和现实性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思考“用同样多的材料造一艘小船,怎样设计一艘装载重量尽可能大的船呢”。在师生的讨论交流中,让学生明确“用什么做材料?”“怎么增加船的装载量?”“用什么方法保持船的平稳?”这三个结构性的问题,形成学生设计小船的基本框架。确定这样的大思路后,学生的后续设计、制作就会变得有章可循。

  三、构思方案,发展可能的解决方案,选择最好的解决方案

  在明确任务后,教师要想办法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对解决任务所需概念的理解。如,设计小船,要激活学生前面所学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如,物体在水中有沉浮两种情况,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会下沉,轻的物体会上浮;物体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大的物体会上浮,体积小的物体会下沉等。

  四、设计制作,为学生提供空间,给足时间,让学生尽可能地发挥

  这个环节是技术类教学的核心环节。技术教学的方式绝对不是模仿,要让学生根据之前设计的方案,独立将它制作出来,成为作品,而不是教师做好示范,学生模仿。如果那样做,学生就只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制作,而且所有制作出来的小船都是一种模式,大大限制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探究科学技术课教学策略】相关文章:

• 如何设计大班科学教育活动的提问

• 在区域活动中渗透科学教育

• 小学科学“探索-研究”课型解读暨教学策略的探讨

• 促进理论与证据协调的儿童科学教育

• 小学科学游戏化高效教学研究

•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课备课充分的重要性

• 建构主义理论下幼儿数学学习方式研究

• 让幼儿在科学活动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功

• 学指南、谈科学——关注幼儿自主探索

• 开展"第二课堂"对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建议

• 幼儿科技教育新探

• 如何打造高效的科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