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小编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幼教论文 > 美术论文

幼儿园陶艺活动的特点和价值

美术论文    日期:2016-02-21    作者:今天我最大
【www.yjzyz.com - 幼儿园美术论文】

  陶艺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它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人们只有掌握了水土糅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同时,通过人们敏锐的灵感和大胆的创新意识,捕捉并揭示泥土的塑形美、柔韧美以及表现活力,注重造型与装饰的有机结合,从而使陶艺作品产生美的形式。中国陶艺制品的造型、釉色、装饰等艺术符号都与每个时期的意识形态和物质生活相联系,其实用性、审美性和文化性高度叠合。

  一、幼儿陶艺活动的特点

  陶土是无毒无臭的天然矿物,经塑料袋包装后,水分不易蒸发,湿润柔软,可塑性强。幼儿陶艺教育是让孩子们手、眼、脑并用,并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心理意象的过程。

  1、操作性

  幼儿通过搓、捏、拉、团等动作,随心所欲地进行泥塑造型,在造型过程中产生创作的灵感,让陶艺作品的内容和形态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渐进性

  陶艺制作活动一般分步进行,每次要求不同,由浅人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生动有趣的作品,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体验成功感。

  3、趣味性

  人类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亲近大自然的天性。对幼儿来说,玩泥巴是最惬意不过的游戏,虽然他们对陶艺懂得很少,但那种对原始树料得天独厚的处理能力、溢出心灵的想象以及游戏似的创作方式的确令人着迷,因此,在陶艺教育中,幼儿乐于投入、积极参与、开心学习、快乐创作。

  4、综合性

  民间艺术与现代陶艺相结合,欣赏、设计与造型制作相结合……在陶艺创作活动中,幼儿感受艺术、体验多元文化。

  二、幼儿陶艺活动的价值

  陶艺是一种创造性艺术,而孩子的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幼儿用双手或操作简单的工具进行泥塑创作活动时,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幼儿主动去创造美的形态、美的事物、美的世界,让幼儿“随形”、“随势”、“随地”地展开联想,并根据需要用手对泥作搓、捏、拉、团等动作,随心所欲地进行打平、垒高、滚圆、拉长等造型,产生创作的灵感,从而使大脑自由发挥想象,左右脑思维协调发展,创新思维由此得以萌发。

  1、陶冶情操,发展个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艺术领域提出了“感受与创造并重”的教育观,强调让幼儿的视觉和情感获得满足、愉悦的同时,培养其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泥巴可塑性强,能使幼儿“知能互补”, “人人有作品,个个都成功”。开展陶艺活动时,幼儿随心所欲、无拘无束、自由操作,他们在创作中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并逐步形成一定的个人特长,以及爱听、善思、好探索、关心人的良好品质。

  2、拓展视野,传承文化

  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陶艺文化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艺人用天然的材料制作出精美小巧的工艺品,深得民众的喜爱。让陶艺活动进入幼儿园课程,可直观有效地让幼儿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拓宽幼儿的视野,激发他们创作的热情,从而更妤地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幼儿园陶艺活动的特点和价值】相关文章:

• 要多给小班孩子画画的机会

• 浅谈艺术综合教育活动中如何表现艺术美——记大班《金色的菜花》

• 幼儿园吹画活动教学尝试

• 如何教孩子剪纸

• 浅谈故事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 幼儿园陶艺活动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 陶艺教学活动:制陶活动锻炼左右手协调发展

• 如何提高小班幼儿的绘画技能

• 创新——美术教育的灵魂

• 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练习说话

• 浅谈幼儿美术教学的艺术

• 幼儿版画活动项目化内容选择方面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