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意图
当前根据课程行进我们正在老绍兴新柯桥的大主题下,孩子们对绍兴童谣喜爱度比较高。受到绍兴童谣的启发,以民间游戏为切入点,早操中的绍兴童谣《点点啰啰》为抓手,冠以猫捉老鼠的情境,体验民间游戏带来的快乐,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及地域特色开展本次民间游戏同时为中班幼儿建立了地域归属感。
本次活动围绕中班幼儿健康领域关键经验中的身体移动中“跑”技能的锻炼。大胆的进行各种身体运动,喜欢和自己的小伙伴进行玩耍,并具有调整自己身体运动的能力是《纲要》中对于中班孩子的目标。指南中在无器械身体移动内容上指出中班孩子能与他人玩追逐、躲闪跑的游戏。走、跑、跳等被视作基本的移动式身体动作,身体移动需要平衡、协调、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作为基础。以本次活动中主要技能跑步为例,跑动中听信号做出反应,在一定范围内四散曲线跑来适应环境改变的能力,调整步调以避开障碍物或不平的路面,必要时改变速度和方向。同时,游戏环节中通过呼啦圈的减少,从单人一圈到一圈多人,合抱而立,在发展身体动作的同时促进学前儿童建立自我概念和社会交往(在与成人、同伴的互动、完成身体移动任务时,其社会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活动主要通过四个环节来开展,不同的环节通过改变器械摆放的位置来发展孩子关键经验的不同着重点,在第一环节中着重让孩子们了解游戏的基本规则,该环节重点发展孩子们听到指令后的反应能力和爆发力,圈的投放在于让孩子们能够在最快速度找到圈并快速进入目标,对应了活动目标三。第二部分开始在孩子们熟悉游戏规则后,圈的位置距离有了随机、不确定性,因此无形中巧妙地将着重点放在了曲线跑,随环节逐步提升难度,增加了携带材料,体现了从无器械身体移动到最后的有器械带物移动的跨度,实现快速跑到曲线跑、变速跑和往返跑等多类型综合融入,是目标一在活动中的体现。
二、活动目标
1.能够在活动中体验、参与各种形式的跑(快速跑、变速跑、四散跑、曲线跑、往返跑)。
2.喜爱并积极参加民间游戏,体验民间游戏带来的快乐。
3. 能够遵守游戏规则与要求,在听到相应指令后作出变速反应。
三、活动准备
1、背景音乐,呼啦圈,布尾巴,球
四、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 |
具体流程 |
设计意图 |
热身环节 |
一、情境融合,趣味热身。 2.猫是怎么抓老鼠的?小老鼠是什么样子的? |
音乐唤起幼儿已有经验。 让孩子们沉浸于角色中趣味性的进行热身运动。 |
基本部分 |
二、初次尝试,熟悉规则 1. 师:这些圈就是老鼠的家,你们躲到家里面的时候我就抓不到你们。当我喵的一声的时候就代表我从家里出来了(口令)。 |
通过第一次的活动来检验孩子是否已经了解、掌握游戏规则。
|
分层推进 |
三、分层推进,难度递增 1. 师:哎呀你们太厉害了,现在我要增加难度了,我待会儿要把你们的老鼠窝都破坏掉。(手动减少圈的数量增加游戏难度) 2. 用圈来换俘虏(无形中减少了圈的数量) 3. 边走边移动圈的位置(通过改变圈的位置距离提升难度) 4. 师:家里面那么多的玉米棒可不能被那群小老鼠们偷走啦!(增加道具,持物跑)
|
从近距离到远距离跑回圈中,从空手跑到带物跑,从四散跑到曲线、往返跑。在活动过程中不断的提升难度。
|
结束整理 |
四、整理放松,愉悦身心 师:这个游戏是不是很好玩?现在小老鼠们互相给旁边的小老鼠敲敲背,捶捶腿。现在我们一起整理一下东西放松一下身体吧。 |
融入情境同时通过整理器材来放松身体 |
反思 |
|
【中班民间游戏《点点啰啰》】相关文章:
下一篇:返回列表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