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小编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幼儿园教案 > 科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教案《气味瓶》含反思

科学教案    日期:2020-06-01    作者:痛定思痛。
【www.yjzyz.com - 幼儿园科学教案】

小班教案《气味瓶》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要爱护自己的鼻子,学会用鼻子闻物体的气味,发展感知能力,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气味瓶》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学会用鼻子闻物体的气味,发展感知能力。
2、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要爱护自己的鼻子。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不同的味道
2、趣味练习-观察调味颜料
3、每组一套深色的瓶子,里面分别装有:香水、辣椒粉、麻油、醋、酒、糖浆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对气味的感知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鼻子有什么用吗?(呼吸、闻气味)(拿起一只瓶子)
假如我想知道瓶子里有什么东西,应该怎么办呢?(看或闻)

二、引导幼儿感知各种各样的气味。
1、教师:桌子上有很多的瓶子,你们知道里面都是些什么吗?
请小朋友打开瓶盖,闻一闻瓶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
闻好一个盖好,再换其它的瓶子闻,等一会儿告诉大家,你闻到了那些气味?
2、幼儿交流自己刚才闻到了什么气味。
老师请每组一个小朋友找出醋的气味?(或其它气味)的瓶子,看谁先闻出来。

三、趣味练习-观察调味颜料

四、引导幼儿讨论、扩展经验。
教师:小朋友你在家里或别的地方还闻到过什么气味?请你告诉大家。
教师:你最喜欢闻什么气味?不喜欢闻什么气味?为什么?
幼儿讨论交流。

五、师幼总结。我们的鼻子很有用,可以呼吸,还可以闻到很多的气味,所以我们要保护自己的鼻子。
怎样保护鼻子呢?(不挖鼻子、流鼻涕用手)

教学反思:
小班幼儿的嗅觉感官经验较少,他们对气味的概念停留在喜欢闻与不喜欢闻、香与臭的水平上,即便有也是潜意识里积累的,很少有探索各种物品气味的机会。通过这次探索活动“气味瓶”,给幼儿提供一个积累嗅觉经验的机会,让幼儿了解各种物品的气味。
根据我们班小朋友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本节活动的重点是学习运用鼻子感知不同物体的不同气味,难点是能够正确分辨及表达物体的气味。活动一开始我就采用直接提问的方法,把话题引到:“小瓶子装有东西,不能打开盖子,你能用什么办法知道里面是什么?”因为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他们的表达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这时老师引导是非常关键的,老师要及时鼓励或肯定幼儿的回答,并对幼儿的回答及时小结。根据幼儿回答,我有针对性的引导幼儿运用更多的形容词来形容各种气味,如:香香的、酸酸的。这样既增强了这个环节的趣味性也潜意识的丰富幼儿的词汇。老师注意观察幼儿活动,并及时给幼儿提供引导。幼儿通过探索各种气味,嗅觉经验方面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小百科:气味是物体本身散发的味道。

【幼儿园小班教案《气味瓶》含反思】相关文章:

•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马路上的汽车》含反思

• 幼儿园中班教案《蜗牛的秘密》含反思

•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从哪里来》含反思

•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科学教案《颜色对对碰》含反思

•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有趣的静电》含反思

•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宝宝》含反思

•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蜗牛》含反思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特殊的本领

• 幼儿园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美丽的蝴蝶》含反思

•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科学教案《配置颜色》含反思

• 幼儿园大班教案《文具》含反思

•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拱形蛋壳》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