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案《古代的书》适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了解书在中国古代的演变过程及相关发明,了解书在中国古代的演变过程及造纸术、印刷术之间的联系,为中国的文化悠久感到自豪,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社会《古代的书》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了解书在中国古代的演变过程及造纸术、印刷术之间的联系;
2、尝试了解书在中国古代的演变过程及相关发明;
3、为中国的文化悠久感到自豪。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ppt课件、古书实物模型、阅读区的图书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或者实物,引出关于古代书籍的话题讨论
1、萌发讨论兴趣。
观看各种书籍的图片或者实物:“小朋友,你们看这里有这么多的图片,你们喜欢吗?”
2、了解书的作用。
教师:“书给我们带来哪些帮助?”
小结:书里有许多我们爱听的、有趣的故事,也告诉我们许许多多的知识,还能让我们玩游戏、画画、唱歌,它真是我们的好朋友。
3、思考书的来历。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古代,人们没有笔,也没有纸,更没有书,人们是怎样记录、学习的呢?书是如何产生的呢?”
二、对图片和实物进行讲解和讨论,认识古代的书
1、欣赏古代书的ppt课件。
图片包括甲骨文、有文字的陶器和青铜器、简策、版牍和帛书、帛画。提问:“你看它像什么?是用什么东西做的?”“你找到你觉得有趣的图案了吗?”
小结:这些都是中国古代的书。在纸还没有发明出来的时候,聪明的古代人用工具将文字刻在或写在龟壳、竹简和绢布上。
2、触摸实物并讨论古代书的特点。
将龟壳、动物骨头、竹简、木片和绢布等按照小组分发,请幼儿用手感知它们的质地。
提问:“字是如何写上去的呢?猜猜看!”“古代人为什么要开动脑筋、想尽办法把字刻在那么坚硬的物品上去?”
小结:为了把语言流传下去,为了保留祖先的智慧,为了让我们的民族更加强大,我们的祖先寻找到各种适合刻字的物品,制作成最原始的书籍。
三、引申话题,了解造纸术、印刷术对古代书籍发展的推动作用
1、讨论造纸术和印刷术。
启发谈话:“我们现在还用龟壳、竹简、木片做书吗?”“用纸做书有哪些好处?”“是谁先发明纸的呢?”
2、观察图片理解造纸术和印刷术。
“东汉时期的发明家蔡伦利用树皮、麻头及敝布、渔网等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出轻便、利于书写的纸。”“宋朝的发明家毕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古代的书》】相关文章: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