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
其他论文 日期:2019-03-27 作者:刻骨゛铭X1n╮
摘要:幼儿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而班级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班级管理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班级管理可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本文主要对幼儿园的班级管理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以期对幼儿教师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班级管理;教学;师生关系
【中国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98(2012)01-0063-01
幼儿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日常教学效果的优劣。幼儿具有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缺乏基本的规则意识,如果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强,课堂纪律就会井井有条,课堂上除了教师有节奏的讲课声就是幼儿朗朗的读书声和幼儿回答问题的声音。教师教得愉快,幼儿学得也高兴,教师和幼儿之间配合默契,整个课堂充满了快乐的气氛,并得以在和谐的师生互动中进行。而如果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较弱,班级纪律就会松懈,幼儿也不能配合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课堂上吵吵闹闹,教学效果也并不理想。因此,幼儿教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班级管理上下工夫。
一、认真了解班上每一个幼儿的情况
新老师在上课前要对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可以请教熟悉这个班级情况的教师,要对班上有特殊情况的幼儿做到心中有数,如他们的性格、生活习惯、家庭、兴趣爱好等,这样就可以使班级管理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同时教师处理突发事件时也可以更加得心应手。那么,我们具体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掌握每一个幼儿的情况呢?首先我们要建立班级幼儿档案,最好从幼儿入园时就开始记录幼儿的成长情况。记录卡上应该包含幼儿的姓名、出生日期、家长的姓名、家庭住址以及电话号码等信息。同时卡片上还应该有幼儿每个学期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和幼儿的健康记录,这两项记录是教师了解幼儿的第一手资料,也可以便于后任教师了解班上的幼儿。其次,就是家访。家访是班主任教师了解幼儿情况的最重要的手段,虽然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但一定要对重点幼儿和特殊幼儿进行定期的家访。现在有很多教师都习惯把家长叫到学校来了解幼儿的情况,并把幼儿在园的情况反映给家长,极少有教师愿意家访。虽然教师了解学生情况的途径有很多,但都不如家访的效果好。教师定期家访不仅可以充分了解幼儿生活的家庭环境和经济条件,同时还能使家长感觉到教师非常重视幼儿,从而拉近了教师、幼儿和家长的距离,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了解幼儿的基本情况对于一名班主任来说固然重要,但是了解幼儿的心理情况更加重要。教师只有真正地知道幼儿在想什么,对幼儿的思想有一个具体、全面的了解,才能教育好幼儿,才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想进入一个幼儿的内心,就必须坐下来和幼儿进行心灵上的交流,真正了解幼儿的心理情况,从而为我们的教学提供更多的依据。
二、在幼儿心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教师给幼儿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所以新教师在初次面对幼儿时一定要表现得严肃、潇洒、干练,让幼儿打心底里佩服教师。教师和幼儿见面的机会很多,交谈的机会也很多,所以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将对幼儿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在幼儿面前树立一个可亲可近但又可敬的教师形象,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就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着装。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保持衣着整洁美观,男教师不得留长发、胡须,要时常保持微笑,在进行教室前要注意整理自身的形象。女教师不要刻意地打扮自己,不要穿奇装异服,要打扮得自然得体,从而给幼儿留下一个健康阳光的形象。只有幼儿喜欢教师,认可教师,课堂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其次,幼儿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身就要有一桶水。教师要熟悉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如果对幼儿的问题一时拿不准时,可以让幼儿先进行自主思考,在教师得到准确窃案后再告诉幼儿。这样可以确立教师在幼儿心中的高大形象,让幼儿从心里佩服教师。而幼儿教师也要广泛涉猎本专业以外的知识,很多幼儿都会问一些课外的问题,如果教师对此一窍不通,就会影响教师在幼儿心中的形象。其次,教师要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幼儿,在行为上为幼儿做好表率。例如,在学校举行的各种公益活动中,教师要起到带头作用,从而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其中。在平时细微的小事上,教师也要重视自己的形象。比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等,从而让幼儿从小就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最后,幼儿教师要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无论幼儿的家庭是否富裕,学习成绩是否良好,我们都要一视同仁,不能区别对待。否则就会给幼儿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同时也会使教师的形象大打折扣。
三、和幼儿成为朋友
教师能否处理好与和幼儿之间的关系,关键就在于教师能否把握好“严”和“爱”的平衡。幼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既要对幼儿严格要求,又要把爱体现在细微之处。对于幼儿的进步,哪怕是很小的进步,我们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这样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而一贯地批评幼儿的缺点,容易使幼儿产生逆反心理,同时幼儿的自尊心也会受到很大的伤害。我们对待幼儿既不能一味地呵护,也不能百般地批评,而是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幼儿成长的引路人和知心的朋友。
四、组建班委,建立班规
加强班级管理还需要建立一个有领导力的班委,班委的组建要由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民主选举,由幼儿自己选出他们心目中的班委成员,这样才更具有说服力。此外,我们还要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班规,由班委实施,教师负责监督,从而为班级管理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门实用的技能,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个教学本领,幼儿才会听从我们的安排,教学工作也才能得以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贾萌.浅谈幼儿园班级课堂管理[J].赤峰学院学报,2011(02).
2.张金莲.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的技巧[J].班级管理,2011(06).
【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相关文章:
• 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
• 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
• 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新策略
• 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
• 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
• 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
• 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爱之真谛
• 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策略
• 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
• 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
• 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新策略
• 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