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环境创设作为教育的“隐性课程”,应该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使幼儿在这个天地里观察、探索、创造,寻找快乐,从而得到情感的体验、智慧的启迪,让环境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环境 幼儿园 艺术 课程 体验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8—0114—01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环境教育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环境创设已经渐渐成为幼儿园工作的热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为了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环境的要求:“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作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近几年来,笔者所在幼儿园在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环境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1.创设富有变化的幼儿园环境
环境不能是固定不变的,而要随着幼儿的发展及目标的变化而变化。这意味着环境中的人(包括幼儿和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环境施加影响,从而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同时,环境中的事物,以及幼儿所使用的材料、物品、器材等,由于幼儿及成人的积极参与也能够成为有意义的情境,而不再是被动的物质。富有变化的环境要求教师在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不断地留心观察本班幼儿的兴趣及他们对目前正在进行的活动的反应,用心来创设环境。
2.创设有助于个人探索的幼儿园环境
幼儿的智慧在指尖上,因此,一个有助于幼儿个人探索的环境应该有丰富多样的材料。材料的丰富性从量的角度来说,即要满足幼儿操作的需要,将收集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允许他们独自探索,又能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有效的支持与引导。
二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标
根据美的规律创设环境,让幼儿得到美的熏陶。美的环境创设,不但能培养幼儿感受美、观察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还直接关系到幼儿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幼儿园为幼儿提供一个富于美感的环境,让幼儿感到自己是生活在一个清新美丽的世界中,这对于幼儿形成乐观、自信、勇敢的个性品质,形成对集体的热爱和依恋感,促进其社会性发展都是大有益处的。由于幼儿能力有限,作品效果不一定很美,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对幼儿的作品进行巧妙的构图、精巧的设计。例如,幼儿在用纸杯制作出美丽的菊花后,教师剪出一个大大的花篮,把菊花布置在花篮上,这样全班小朋友的作品就都有展示的机会,而且看上去十分美观。又如,美丽的秋天来到了,让幼儿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把收获的果实放在自然角里展览,利用果实来装扮自然角。如给鸭梨扎上彩色纸带,画上人的五官,制成“梨姑娘”;按香蕉、姜、土豆的形状做成小船、飞龙、小猪等;将种子分类装在透明的塑料袋中,用订书机固定在吹塑纸上,然后加以装饰,注明名称后挂在墙上,既便于观察,又是一件不错的装饰品。幼儿在闻到了秋果、种子的芳香后,真切地领悟到秋天是金色的季节,秋天给孩子们带来了美的享受、美的意境和美的情趣。
三 创设良好环境的原则
1.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
环境创设是教师和幼儿的合作,是幼儿以主人的身份参与的教育过程;这一过程将向幼儿传递一个对其终身成长都极其重要的信息:“我们的力量能使环境发生改变,我们能影响自己的生活!”为此,我们提出“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的口号。
对于如何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笔者与同事们的探索经历了一个过程。那么,什么是幼儿的真正参与呢?以一位大班教师的墙壁布置为例来加以说明。
开学的时候,教室里没有任何布置,四白落地,孩子们来到幼儿园都感到很惊讶。教师引导说:“今天的墙壁,老师请你们来布置,你们喜欢什么就做什么。”孩子们一听,有的说“我喜欢海底世界”,有的说“我喜欢花园”,有的说“我喜欢恐龙公园”,有的说“我喜欢奥特曼”……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这么多的内容,如何确定主题呢?于是,孩子们采用举手表决的方式确定了三大主题:美丽的花园、快餐厅、图书馆。主题确定之后,他们又开始讨论各个主题的内容。有了主题、内容以后,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求,以及大家的相互交流分成五个小组。在进行墙壁布置的一个多月里,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一直都很兴奋,表现出了高度的合作精神,没有出现令教师们担心的纪律问题。对于墙壁布置的结果,孩子们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不断地增加一些新内容。应该说,孩子们已经真正参与到了活动中,在活动过程中,墙壁、活动区、课程已经融为一体。
2.环境和课程从分离走向融合
良好的环境要具有教育价值,也就是说,要实现它的教学与记录功能,这就需要环境与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环境与课程要实现从分离到融合的转变,因此,需要对幼儿园的课程有一个广义的理解。广义的理解指的是,不要把幼儿园的课程仅仅局限在幼儿的集体活动上,幼儿的小组活动、区域活动都是课程。换言之,幼儿的一日生活都是课程。课程呈现为何种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幼儿园的课程使每位幼儿得到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幼儿真正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本身就是课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蕴涵着许多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契机。课程与环境一旦融合,墙壁就会成为幼儿的经验、想法表达、表现的空间,就会展示整个活动的进程,而每一个活动又为墙壁提供了展示的内容。幼儿、环境、课程之间不断地进行“对话”,幼儿在园的生活就会形成一个连贯统一的整体,其主人的地位也会得以确立。
四 结束语
实践证明,环境创设作为教育的“隐形课程”,应该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使幼儿在这一天地里去观察、探索、创造、寻找快乐,从而得到情感的体验、智慧的启迪,使环境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责任编辑:庞远燕〕
【浅谈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相关文章:
• 浅谈幼儿园的环境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