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朋友和大朋友,我是前幼儿园小朋友的家长,我的孩子现在已经是个小学生了。今天早晨,她上学穿外套的时候,我看见她仍然是先把衣服铺在床上,然后两只手伸进袖子里。她跟我说,这是习惯,是从小就养成的习惯。从3周岁进幼儿园起,她就这么穿外套,一直到现在,一直延续着这个习惯。所以,今天我想跟各位大朋友分享的是,孩子从幼儿园到底能带走什么。我想说三个主题词。
第一个主题词是“习惯”。幼儿园不是一个学知识的地方,而是一个培养习惯的地方。中国有句俗语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幼儿园小孩,他的肌肉记忆―镌刻在他血液中的习惯有可能会伴随他一辈子。比如说秩序感,幼儿园小朋友知道领水果、洗手等要排队,见人要有礼貌。但是看看我们的成人社会,为什么反贪会反出如此多行贿受贿的人呢?行贿无非就是买一个加塞不排队的机会;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经常会互相吵架攻击呢?就是我们已经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礼貌。我们看一看,当成年人挤在一个电梯里的时候,人与人之间是多么紧张啊,每个人都拼命地要缩在角落里,彼此冷漠不打招呼,空气尴尬得有一个火星儿就能炸起来。但是只要这里进来一个孩子,一切都缓解了。孩子愿意跟所有的大人说话,而大人也愿意跟孩子说话。这种秩序感、这种人际的习惯是从幼儿园带出来的。我想跟大朋友们呼吁,无论我们是做爸爸妈妈的,还是做爷爷奶奶的,千万千万让家成为一个巩固和延续良好习惯的地方,而不是颠覆这种习惯的地方。园长跟我们说过 “5+2=0”的现象,幼儿园用五天的时间把“小动物”培养成了小人,结果周末两天再回园,这个小人又变成不讲理的“小动物”了。为什么会有“5+2=0”的现象呢?因为很多爷爷奶奶会说,“在幼儿园规规矩矩的,不容易,回家就自由两天吧”“扔下来的小袜子奶奶给你洗、吃不完的姥姥给你打扫”……因此就归零了。所以我想说,如果我们都想让孩子从幼儿园带走一个一生的好习惯,请我们在家里让“5+2”成为一个正数。
第二个主题词是“相信”。这么小的孩子,跟他们说信念、价值观有点太远了,但是我想说,“相信”是一种力量,幼儿园是给人“相信”的地方。小朋友都相信有圣诞老人给他礼物,相信童话里的小花小草有生命,相信小鸟小猫小狗是他的朋友,他们对人也充满相信。我们今天的成人世界都在讨论朋友真的可信吗?私人关系就都是交情吗?我们今天的社会有多少提心吊胆、有多少不相信!其实孩子长大后能不能成为一个有信誉的人,做事习惯是幼儿园培养起来的。举个我女儿的例子,北师大实验幼儿园的孩子在“回家”和“住校”之间可以自由选择。在我的孩子三四岁的时候,有一次我接她回家,她就跟我说:“妈妈,我们有4个同学说好了,今天晚上住校,你回去吧,我今天要住校。”我回去就被她姥姥批评,说这么小的孩子都接不回来。但孩子的一句话就会让我跟她说再见走人,就是“妈妈,我跟我的朋友说好了”。小孩子是懂得一诺千金的,她会知道集体的责任比她自己的利益重要,她会知道说好的事情是不能破坏的,这就是“相信”。所以小孩子对于人性的那种信和对于自己的那种信,让她成为一个“小太阳”。但是“小太阳”终究是要来到这个充满雾霾的世界的,“小太阳”能够透过雾霾仍然发光吗?那要看看我们是否仍能让每个太阳仍然是个太阳,而不是在雾霾的世界中变为陨石。所以幼儿园是培养“相信”的地方,这种“相信”会随着孩子的成长变为一个公民的信念。
第三个主题词是“想象力与自由”。小孩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看看这些叠飞机的小孩儿,他们可能都相信他们的飞机会飞到蓝天白云里去。我的女儿在两岁多跟我坐飞机的时候,就说:“妈妈,我要到飞机外面去,我要用云彩堆雪人。”我说:“云彩怎么能堆雪人呢?”她说:“嗨,你不知道,云彩要落到地上变成了雪,咱们就只能用雪堆雪人。但是它在天上,是可以直接堆雪人的。”但是现在十岁的她常常跟我说的是“妈妈,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她已经是一个有逻辑的学生了。有的时候,我看见她的进步也会惆怅,因为她现在更多地相信知识,而她的想象力已经在逻辑结构之中了。但我仍然很感激幼儿园给她的那种超乎逻辑的想象。所以我也想跟家长们说,我作为一个学生的家长,我认为“标准答案”是老师的事情,而我能够保护她的“非标准答案”有多久就多久。幼儿园是给孩子们非标准答案的地方,让他们用想象力知道这世界上一切皆有可能。我们越成长,越会被逻辑和规则绑架,越会被很多世俗的无奈左右,越来越觉得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的。但是幼儿园的孩子会告诉我们,人有天真、有相信、有好的习惯。人一旦遇见一个最好的自己,那就是最大的福气。让孩子们成为我们的朋友,看看我们还有没有小时候的好习惯;看看我们的心中对人、对世界还有多少相信;看看我们还能不能挣脱束缚,告诉自己,“一切皆有可能”。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 。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等栏目开展系列讲座,普及、传播传统文化,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所著《于丹心得》一书获得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版权金奖,已被译为30余种文字在各国发行。
【孩子从幼儿园带走了什么】相关文章:
• 幼儿园如何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 浅议幼儿园活动课中的教师角色
• 走特色之路 办精品幼儿园
• 浅谈幼儿园数学教育策略
•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研究
• 破解幼儿园行政许可的制度障碍
•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考核改革实践
• 浅谈幼儿园教学中的赏识教育
• 三种文化中的幼儿园
• 如何管理好一所幼儿园
• 小议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 农村幼儿园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