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就是指图画书,英文名称为Picture Book,指的是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图画故事书。
绘本是表达特定情感和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在不同向度上交织、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绘本包含着丰富的文学和艺术内涵,显现着作者的想象和智慧,优秀的绘本作品能让儿童在对画面的感知中,最早地得到文学和艺术的美感熏陶,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3―6岁儿童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是图形认知的敏感期,绘本以画为主,字少而画面丰富夸张,以画传达故事情节,很符合3―6岁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正是基于绘本阅读对幼儿语言学习、阅读兴趣、艺术情操、性格品质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绘本教学悄悄地进入了幼儿园教师的视野,成为幼儿园早期阅读的重要方式。那么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如何开展绘本教学活动,充分发挥绘本对幼儿多元发展的独特作用呢?结合我园绘本教学活动的开展,笔者总结了绘本教学四步法浅谈开展绘本教学的感受和经验。
1 精选绘本,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开展绘本教学的第一步就是为孩子选择好的绘本故事,绘本故事内容丰富多彩,包含童话绘本故事、百科绘本故事、艺术绘本故事、生活绘本故事、儿童文学绘本故事等,丰富多彩的绘本既能丰富幼儿的阅历又能让孩子在阅读中找到快乐。面对内容如此丰富的绘本故事,作为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精选绘本,筛选适合幼儿年龄特点、贴近幼儿日常生活的绘本故事,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引起孩子的共鸣,促进孩子的成长。
在精选绘本故事时,为了让小班孩子更好地读懂绘本,教师应根据孩子的阅读能力,为孩子选择画面单一的绘本吸引小班孩子的眼球和注意力,让他们直截了当地关注到画面的主要内容,如:《小蓝和小黄》、《好饿的毛毛虫》;内容上应选择贴近小班幼儿日常生活的简单故事,如:《是谁嗯嗯在我头上》、《喝汤喽,擦一擦》、《小鞋子,走一走》。中班幼儿注意力、观察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教师在为幼儿选择绘本时既要关注贴近生活具有童话色彩,又要注意丰富绘本的内容,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如:《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我爱大自然》、《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谁在哞哞叫?》等。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爱学、好问、有较强的求知欲,并且开始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在为幼儿选择绘本时更加要注意拓展幼儿的视野,选择能引起大班幼儿思考、想象、创造的绘本故事,如:《我爸爸》、《小薇向前冲》、《爷爷一定有办法》、《蚯蚓的日记》、《幸福的大桌子》等。
2 研读绘本,挖掘绘本的核心价值
随着绘本故事走入幼儿园教师的视野,许多老师绘本教学的第二步就是将绘本故事作为集体教学活动的素材,但是大部分老师更加关注的是为孩子们读绘本的故事内容,而忽略了对图画的欣赏、感受以及对绘本所要表达的内涵和核心价值的理解。绘本以图画为主,借助丰富的图画让孩子把阅读文字变得简单,绘本对孩子的视觉震撼比知识效果更为直接。在利用绘本故事设计集体教学活动时,教师首先应该深入反复研读绘本,既要关注绘本的文字,也要关注绘本的图画。在利用绘本设计集体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目标对绘本的故事内容和图画进行合理、适当、科学的筛选,选择绘本所要表达的内涵和核心价值来设计教学活动,达到集体教学活动的目的。
例:绘本故事《小黄和小蓝》就是黄色和蓝色两个色块加上一大堆爸爸妈妈、好朋友色块演绎出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关于“融合与爱”的故事。教师选择绘本故事《小黄和小蓝》作为小班幼儿美术活动《抱抱好朋友》的素材,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活动目标定义为“复习蓝、黄、绿三种颜色,通过故事了解蓝色和黄色混合会变成绿色;能用绿色进行棉签情景添画,乐意参与美术活动和玩色游戏;初步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为了达成集体活动的教学目标,教师对绘本故事的内容和画面应进行合理的筛选,选择绘本前几页的画面内容,并将故事进行重新的改编,制作一本全新的绘本大书,通过画面单一、内容简单的绘本故事,生动直观的让幼儿理解“蓝色和黄色混合会变成绿色”,让三原色、色彩的混合变色等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童话色彩。
3 “悦”读绘本,升华故事的情感主题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读绘本教师仅仅选择了绘本中能为集体教学活动目标服务的内容和画面,然而并未和孩子一起完整品味绘本故事的内涵,感受绘本故事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因此,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之后的第三步就应该为孩子绘声绘色“悦”读绘本,引领孩子去发现、思考与表达,升华绘本故事的情感与主题。在“悦”读绘本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情感与主题:
猜:无论什么书,封面最先映入读者眼帘,在看绘本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绘本的封面,看看封面上有什么,猜一猜他们会发生什么故事,引起幼儿阅读绘本的兴趣。如:在为幼儿讲《小猪变形记》的故事时,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这是谁?他和其他小猪有什么不同?猜一猜他为什么会有鸟的翅膀和尾巴?故事叫什么名字?猜猜小猪怎样变形?
看:看即看环衬,环衬是封面与内页之间的一张衬纸,环衬往往不仅仅是一张装饰画,他与绘本的故事内容息息相关,不仅仅告诉你故事中有什么角色,有时环衬就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仍旧以《小猪变形记》为例,本书的环衬上从左到右是仰视着别人的干净小猪、长颈鹿、斑马、大象、袋鼠和头上的鹦鹉、泥塘里打滚的脏小猪,教师在为幼儿读绘本时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图上有些什么动物?他们是谁?进一步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
读:读绘本正文时,教师应该把握“绘声绘色”的原则,要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感受,生动幽默的语言、适当的肢体动作,把绘本故事的快乐、滑稽、喜悦、美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让绘本美好的体验长留在孩子们的记忆之中。如:教师在为幼儿读《小猪变形记》时,应该通过生动滑稽的语言把小猪的百无聊奈、奇思妙想、气呼呼、垂头丧气、惊喜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小猪每变完一种动物没有得到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猜测故事的情节和发展,激发幼儿的兴趣,引起幼儿的共鸣。
品:大部分绘本故事精彩的封底都是不容错过的,它可能和封面或环衬组成了一副完整的画,它像故事的延续,引领孩子们去思考、去表达、去创造。教师应通过引导幼儿对封底的观察,品味绘本故事所要表达的情感、主题和内容。《小猪变形记》的封底和环衬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环衬上干净的小猪、泥塘打滚的小
猪表达了对其他动物的羡慕和向往,封底上的小猪背对其他动物在泥塘里快乐的打滚,表达了小猪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对比观察,让孩子们感受并明白做真实的自己最快乐,从而升华绘本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4 共读绘本,感受图文的阅读情趣
绘本教学第四步即在阅读区中共读绘本,共读绘本的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师生共读、也可以亲子共读、同伴共读。教师除了组织幼儿集体欣赏绘本外,还可以将幼儿喜爱和熟悉的绘本故事投放到区角游戏中去,让孩子们在阅读区中与老师共读、与同伴共读,共读的过程中可以老师读给孩子听、孩子读给老师听、孩子读给同伴听、孩子读给自己听,在共读的过程中师幼、同伴一起读一起学习,不仅扩展了知识,又增添了师幼与同伴的感情交流。在阅读区中还可以结合绘本故事的情感和主题,以故事表演、绘画、自制绘本图书等多种形式让幼儿表达自己对绘本故事独特的理解和见解,师幼、同伴共同享受绘本阅读这个快乐的过程。
有人说“绘本是既高深又轻浅的儿童哲学”,绘本总能通过小故事讲出生活中的大哲理,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快乐读绘本,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在绘本的世界中共同成长。
【浅谈幼儿园绘本教学四步法】相关文章:
• 完善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探讨
• 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 香港幼儿园为什么强调孩子要“乖”?
• 幼儿园教育如何设置活动
• 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
• 谈幼儿园教师反思性评价
• 幼儿园管理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
• 像岳麓区那样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
• 幼儿园整合课程浅谈
• 找到最适合的幼儿园
• 探求幼教职后培训的近况及策略
• 从“保姆”到“幼儿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