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小编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常用范文 > 案例分析

案例: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

案例分析    日期:2016-12-15    作者:躲猫猫
【www.yjzyz.com - 幼儿园案例分析】

  我们经常说要善于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并且要再有目的,有质量的抛回去。这次的生成活动我感觉抛与接,接与抛都是有目的,有作用的。相信在这次活动的影响下,孩子们会更关注自己身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物、人与环境的。

  实录:当孩子们打开包装好的月饼时,一包白色的东西掉了出来。周礼杰立刻说:“这个东西不能吃,会死掉的。”顾可为接着说:“这里面的是石灰,所以吃了会死的。”“哦,这里面是石灰?”我好奇的问。

  “我们打开来看看吧!”徐高阳提议道。徐高阳自告奋勇的拿过一把剪刀,将白色包装袋剪开,并且倒了出来。

  “这个用火烧一下会着起来的。”吴奕晨说道。

  蒋经纬悄悄的拿起包装袋,看着上面的字念道:“不可食用。”又念道:“脱氧……,这个我不认识。”我帮助了他。孩子们问道:“脱氧剂是什么东西?”

  反思:孩子们不经意间的发现,引发了全体幼儿对脱氧剂的兴趣。我当即便调整了原定的活动内容。花了近10分钟的时间帮助孩子们搞清:脱氧剂是什么样的?脱氧剂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脱氧剂不能食用?与脱氧剂相似的物体叫什么?

  可能这些问题成人都会觉得很难解释。但在我班孩子的智慧头脑解决下,繁琐变为简单。孩子们通过互相的讨论,总结出一个结论:以后吃东西前要多关注,关注包装盒中的物品;关注包装盒上的文字与日期等。

  我们经常说要善于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并且要再有目的,有质量的抛回去。这次的生成活动我感觉抛与接,接与抛都是有目的,有作用的。相信在这次活动的影响下,孩子们会更关注自己身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物、人与环境的。

【案例: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相关文章:

• 案例:孩子的绘画世界

• 案例:“孩子之间冲突事件”的启示

• 案例:让孩子自己选择

• 案例:教育机智源自对孩子的挚爱

• 案例: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 案例:帮助孩子迈出合作的第一步

• 案例:我和孩子一样高

• 案例:我和孩子们的趣事:鸡蛋

• 案例:感受孩子给我们上课

• 案例:图书、小沙发、玩具熊,孩子选择什么

• 案例:先顺应后引导为孩子提供宽松自由的空间

• 案例:孩子们吵着当小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