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少量的糖在水中溶解后消失不见了。继续加更多的糖又会怎样呢?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并拓宽幼儿的知识面,本活动主要引导幼儿在一种颜色水中继续不断添加糖制成饱和溶液。由于糖水密度增大,再倒入另外一种颜色水后,产生分层现象。幼儿在玩中思,在思中乐中,保持对生活的兴趣和探究欲。
二、幼儿基础分析:
中班幼儿对于糖的溶解这一现象已经有所了解,他们知道把少量糖放进水里,糖就不见了。同时他们了解不同颜色水倒在一起可能会产生变色现象。但并没有深入探究,在一杯颜料水里不断加糖后,颜料水逐渐达到饱和状态。此时,再倒入另外一种颜色水,将会产生分层现象。
三、活动目标:
1.在观察、实验、操作中,初步感知水的分层现象。
2.乐意和同伴交流操作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3.在不断尝试中积累经验,萌发对科学现象探索的欲望。(www.youjiao5.com幼教资源站)
四、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红、黄、蓝颜色水、装满糖的糖盒、用于搅拌的木棒、记录纸、笔。
2.经验准备:糖的溶解现象。
3.场地布置:前面半圆交流区,后面操作区。
五、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发现分层。
1.第一次出示黄色水和蓝色水(没加糖),发现变色现象。
提问:如果把这两种不同的颜色水倒在一起会怎么样?幼儿猜测。教师将两种颜色水倒在一起,发现变绿色。
2. 第二次出示黄色水和蓝色水(加糖),冲突感知分层现象。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猜猜看颜色水为什么会分层?
小结:颜色水分层了,是因为里面加了糖。
(二)、实践操作,探究分层现象。
1.猜测加糖量,并做记录
猜猜在一种颜色水中要加几盒糖才能出现分层现象呢?把你的猜想记录在“?”一栏。
2.提出操作要求
(1)选一种颜色水加糖,并充分搅拌。(2)把2种颜色水倒在一起。倒完后仔细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3)用你喜欢的方式将发现记录在记录表的后面一栏。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抓取资源
4.幼儿集体交流分享
组织语:为什么有的颜色水分层了,有的没有分层?说说你的实验过程。
●资源一:加1盒糖
提问1:你是怎么做的?有什么发现?
提问2:还有谁加的也是1盒糖的,你们的发现一样吗?(寻找是否有记录和现象不符的资源)
小结:1盒糖不能让颜色水分层。
●资源二:加2盒糖
提问1:请你分享一下你的发现?
提问2:还有谁加的也是2盒糖的,你们的有什么不同发现?(寻找没有分层的资源,如2边各加1盒糖的、变色后再加糖的、分层后搅拌导致分层消失的)
小结:2盒糖能让颜色水分层。
●资源三:加3盒糖或者更多糖
提问1:请你分享一下你的发现?
提问2:还有谁加的也是3盒糖的,你们发现了什么?(寻找没有分层的资源,如2边各加糖的、变色后再加糖的、分层后搅拌导致分层消失的)
小结:3盒糖或者更多的糖能让颜色水分层。
师幼对照记录表,共同梳理经验。
小结:原来让2种颜色水明显分层,与加糖的量有关。今天要加2盒或者更多的糖才能出现分层现象。
(三)选取新探究点,拓展延伸
在幼儿呈现的分层水中寻找相应资源,提问:同样是分层水,有的是蓝色在上,黄色在下。而有的是黄色在上,蓝色在下。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回区去域再探究吧。
【中班科学:有趣的分层水】相关文章:
下一篇:中班科学活动:水不见了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