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小编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幼教论文 > 其他论文

幼儿园建筑设计研究

其他论文    日期:2019-03-27    作者:潘多拉魔盒
【www.yjzyz.com - 幼儿园其他论文】
【摘 要】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幼儿园的建筑设计水平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活、学习、成长的环境,不仅是家长与幼教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建筑设计师要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幼儿在活动空间的特征、年龄结构的特征和个性化活动分布特点的分析,着重对幼儿园的建筑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和总结,最后提出改进设计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建筑;设计
  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很多开发商在设计住宅区时都将幼儿园列入其中,幼儿园建筑也因此得到快速发展升级,在技术含量、安全设施、建筑环境、形式风格等都有了较大改善。同时、幼儿园建设暴露出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例如活动空间的设计,年龄与成长的适应性设计,个性空间设计等等。
  一、幼儿园建筑的内容与需求
  1.幼儿园场地的特点
  我国规定,,幼儿园的单个班级活动场地和室外公共场地面积不应小于60平方米。如果活动场地面积受限,客观条件不允许时,可利用建筑物面积做活动场地,但应有防护措施,例如阳台。班级活动场地之间应采取分隔措施分隔。共用场地一般设在楼、院口处,但一定注意不要设在机动车行驶的通道上。幼儿园教室严禁设在车库楼上,或是楼宇地下室。幼儿园的绿化严禁种植有毒、带刺等危险植物。
  现在的新的大楼盘开发商一般都会在小区中建立幼儿园,幼儿园是开发商建楼时的附属建筑,所以往往规划设计时用的场地是楼宇之间的中空地带,也得不到开发商重视,设计用地多为边角、不规则地形,对于交通安全与消防安全等用地也考虑不足,对孩子设置的活动空间也不足。
  2.幼儿园教室内空间设计
  室内活动空间,主要包括班级室内活动空间及室内公共活动空间。室内公共活动空间主要包括公用活动室、多功能厅、音体室和室内中庭、走廊等空间。班级室内活动空间是孩子最重要的生活用房,它为幼儿提供娱乐、生活、休息的空间,是提供给以班级为单位的幼儿使用的空间,幼儿教育一半以上的时间在班级活动空间中度过,因此班级活动空间是幼儿园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空间。班级活动空间包括幼儿活动室,休息室,盥洗室等。
  另外还有室内公共活动空间,包括多功能活动空间,中庭活动空间,室内走廊活动空间等。多功能活动空间可以开展亲子活动、多班级幼儿活动等等活动。中庭活动空间具有交通组织的功能,可以合理的利用家长接送孩子以及孩子去户外活动时的时间。走廊主要供人行走通过,同时走廊还是内部活动空间体系组成的重要部分。
  3. 供应用房与服务区用房
  幼儿园供应用房与服务区用房包括: 厨房、洗衣房、仓库等。作为建筑设计,这部分内部空间的布局和交通是最主要的问题,既要做到平面布置流线流畅,又要做到互无干扰避免人流穿插。服务用房区域和生活用房区域应完全分开,出入口也需单独设置。
  服务用房包括医务室,晨检室,隔离室,教职工办公室,教职工卫生间,值班室。值班室需设置在主要入口处,值班室内宜设置小型厕所,值班室的门宜设置成大面积玻璃的门联窗。医务室和晨检隔离需相邻设置,并与幼儿用房有适当距离。
  4.立面造型设计
  幼儿园与其他社会性建筑不同,它是让孩子活泼成长的场所,要充分考虑儿童的成长与童心,要充满童趣,富有想象力。立面色彩的选用要做到既生动活泼又不能太复杂。色彩应多选用红、蓝、黄等鲜艳、明快、活泼的色彩,利于放松儿童的情绪。立面的结构设计应做到不琐碎,应考虑到周围环境、光线与环境色的协调。从立面造型的角度上来看,幼儿园建筑造型应符合幼儿的特点,避免古老呆板的设计。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幼儿园建筑对场所印象有特别的认识,让孩子一眼就能看出是什么场所。对于室内采光设计也有规定,例如,规范明确要求音体活动室,活动室的窗地面积比为 1/5,寝室、医务室隔离室的窗地面积比为 1/6。因此,在设计建筑或是室内结构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
  二、幼儿园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1.幼儿园人数过多,平均活动面积小
  我国规定的幼儿园规范里都有明确的每班人数限制,小班20到25 人,中班26到30人,大班31到35人,但是大部分幼儿园在人数上都有超线,有的私立幼儿园班人数超过四五十人。这样的人数显然不能满足幼儿活动的需求。
  2. 活动室面积不科学
  我国大部分正规的幼儿活动室面积能够满足国家对幼儿园建筑规范的要求,但是与国外幼儿园活动室人均占有面积却还有很大的差距,对于活动室内的陈列也不够科学,很多活动室被布置成了整整齐齐的课桌椅的形式,剩余的空间已经不足以提供给幼儿供他们自由活动的需要。并且,我国规定已经限制了现在幼教理念提倡的开放式的幼儿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上不同班级、年级之间都各自独立,缺乏让幼儿之间互动的空间和措施,这些情况应该在建筑设计和使用活动单元时要重点考虑。
  3.安全疏散设计考虑不足
  幼儿园的最关键设计就是安全保护与疏散,对于目前社会出现的极端事件,幼儿园成了国家安全的重点,而大多幼儿园建筑没有适合幼儿安全逃生与疏散的设计。幼儿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单纯依靠教师的组织很难达到对幼儿的保护,目前很多幼儿园小孩的人数都比较多,在幼儿各个班级同时集中共用交通通道,使用建筑中的狭长走廊式的楼梯,容易造成疏散时危险的发生。
  4.室内外缺乏联系
  幼儿在各个活动空间之间转换时过于复杂,时间消耗过长,缺乏共享。造成了教师与教师间,教师与幼儿间,幼儿之间的沟通与联系障碍。这样长期下去,会使幼儿对交流产生障碍,教师也难于管理。
  三、改善幼儿园建筑设计的建议
  1.释放儿童的活动空间,加大社交活动空间面积的设计
  有研究表明,人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从1岁起已经开始形成,良好的社交能力对于情商至关重要。而由于老的观念认为社交仅仅是成人间的行为,在幼儿教育时,这一方面往往容易被忽视。因国情所致,幼儿在初入园时,都具有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性格大多害羞内向。而这一现象完全可以通过共同的集体生活得到改善。让幼儿在不受大人的干涉下多与他人沟通,共同做游戏或者模拟现实中一些成人活动,使其感受到了他人的存在,明白集体的意义和遵守共同生活的一些准则,从而逐步培养起社会生活的习惯和态度。
  2.补充已有的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目前国家对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已经跟不上时间与人口的变化,对于二胎政策松动后,低龄人口有一定时期的大幅增长,对于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还用独生子女时代的要求来规范,显然不合时宜。例如,现有活动单元的面积指标偏低,活动区划分不足;活动单元的建筑空间单一,不仅对儿童成长不利,即便是对于儿童的安全也造成影响。
  3.增设功能用房
  增设功能用房这一项,其目的是根据教学需求,设置大空间的功能用房。在规范中可给出功能用房总的面积指标限定,但具体房间可由学校教学需求确定房问名称。功能用房的增加势必会使幼儿园的管理与功能完善,可以提高幼儿园的应急处置能力与教学质量。
  4.安全的屋顶活动空间设计
  鉴于现在大部分的幼儿园都存在室外活动场地面积狭小的问题,无法在地平面上规划处应有的足够的班级活动场地空间,因此,可以采取利用屋顶平台形式解决这个困难,二层以上班级不方便来回上下的幼儿也可以通过更方便的来到此活动空间,这样就创造了立体化的班级活动场地。
  参考文献:
  [1] 郭晓君等.幼儿园建筑交往空间构成及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1.
  [2] 胡思润.幼儿园环境特征与儿童发展关系初探[J]新建筑.2000.
  [3] 张丽.幼儿园建筑空间布局研究――透视素质教育中的幼儿园文化建设 [D]西安: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6.

【幼儿园建筑设计研究】相关文章:

• 幼儿园建筑设计研究与实践

• 幼儿园建筑设计研究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