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小编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幼教论文 > 其他论文

儿歌应用于幼儿园教育的调查研究

其他论文    日期:2019-03-27    作者:寒雪冰封
【www.yjzyz.com - 幼儿园其他论文】
【摘 要】儿歌具有音乐性、趣味性、知识性与游戏性的特点,将其应用于幼儿园教育中,能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本研究以贵州省某省级示范幼儿园为研究对象,对儿歌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儿歌;幼儿园教育;应用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大学生项目)“水族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3DXS019)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4-0074-02
  一、引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了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可见,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喜欢文学作品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对文学作品充满浓厚的兴趣。而儿歌作为一种最早出现的文学作品,在古代被称为“童谣”、“孺子歌”、“小儿语”、“儿童谣”等,主要是成年人专门为儿童创作,供儿童听赏念唱,富有节奏和韵律的简短的“歌谣体”诗歌。儿歌不仅能应用到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还能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以及其他各领域教育活动中,同时还能丰富幼儿园环境。儿歌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幼儿园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对于充满童真的幼儿来说,儿歌的教育功能在于它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语言发展规律,以丰富的内容、和谐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语言的训练和美的熏陶。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传统儿歌已为现代人所遗忘甚至消失,儿歌的教育功能、美学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与发挥。因此,将儿歌应用于幼儿园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还能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不可多得的资源。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选取贵州省某省级示范幼儿园小(二)班、中(五)班和大(三)班作为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法和观察法,具体如下:
  (1)文献法。查阅有关儿歌、幼儿园教育等文献资料,有助于理清相关的研究脉络,了解相关的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观察法。观察法是有计划地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科学的观察仪器与装置,对所要研究的对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和考察所取得研究资料的方法。本研究采用自然观察的方法,观察期为15天,每天从上午8:00到下午幼儿离园时。观察内容主要是幼儿教师运用儿歌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环境创设用到的儿歌、在儿童书和教师指导用书上看到的儿歌。观察记录方法主要以现场笔录为主,辅以照相、录像等技术手段。共收集到24首儿歌,其中小(二)班有3首,中(五)班有16首,大(三)班有5首。
  三、结果与分析
  1. 儿歌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情况
  “保护牙齿”是小(二)班5月份组织的家长助教活动。活动先由本班家长唐医生给幼儿和其他家长介绍牙齿的结构、如何正确刷牙和如何保护自己的牙齿,接着班主班刘老师以幼儿能接受的口吻、能听到的声音重复唐医生所教的内容,总结出如何刷牙和漱口的儿歌,刘老师边示范边教幼儿《刷牙歌》和《漱口歌》。儿歌在健康领域的渗透,不仅让幼儿了解基本的健康常识(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糖、少喝咖啡和茶等),还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在大(三)班观察到一次语言阅读活动“兜风”,主班老师向老师让幼儿仔细观察图,并让他们说一说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小猴的心情,还有小猴说“快、快、快”时,猴爸爸会说些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幼儿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知道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最后延伸出一首儿歌《遵守交规好宝宝》,向老师带领幼儿大声地朗读了这首儿歌,让幼儿了解交通规则,还布置任务让幼儿回家把这首儿歌读给爸爸妈妈听,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能力。
  在大(三)班还观察到一次社会活动“乘小汽车”,配班老师陈老师通过与幼儿的谈话,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乘小汽车时应注意哪些礼仪,最后陈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总结了一首三字儿歌。陈老师先示范读,接着引导幼儿朗读,通过个人、分组(男孩和女孩、小组)等形式的背诵,几乎所有幼儿都能背诵这首儿歌。最后陈老师让幼儿一起背诵之前学过的《乘火车》、今天学的《乘小汽车》的儿歌,结束这次活动。通过对这次教学活动的分析,结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我发现活动内容对大班幼儿来说过于简单,没有一定的挑战性,还有这首简短的儿歌在中班进行礼仪教育比较合适,可以让幼儿尽早知道乘小汽车时的尊位原则,以及开、关车门的礼仪,从而培养幼儿的公德意识和良好的公共场所礼仪行为。
  在《幼儿园适应性课程共同性活动教师指导用书》里,我看到大班第一个主题活动“生命的故事”教学资源板块有一首颠倒歌。颠倒歌是一种使用夸张、颠倒的手法描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某些事物和现象的情状,达到以表面的荒诞揭示事物本相和实质的目的的传统儿歌形式。颠倒歌能够训练幼儿的说话能力,它在对语言的重组和词语的有意颠倒中能为幼儿学习语言提供不一样的范例,还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启发幼儿积极思考。虽然没有看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但从中可以知道儿歌在其中的应用和价值。
  2. 儿歌在环境创设中的应用情况
  (1)利用儿歌布置墙壁情况。幼儿园的墙饰,不仅能起到美化环境、渲染气氛的作用,还是促进幼儿发展的良好场所。在小(二)班的墙壁上,我看到了一首儿歌“春雨”,主要是根据主题活动“花儿朵朵”布置的。这首儿歌可以让幼儿知道春天里常见植物的变化,认识和感受春天,参与春天的种植,还能练习说话。在见习期间,因为在上“家乡真美”这个主题活动,我没有看到刘老师利用墙壁上的儿歌引导幼儿学习的活动过程。   在中(五)班的主题墙上,看到一首侗族问答歌。问答歌是以设问作答的方式,引导孩子认识事物或一定道理的传统儿歌形式。这首儿歌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道出了不同事物的特征。幼儿通过唱诵,从而得到知识的启迪、语言的发展和交往能力的提高。墙壁上贴着一张引人注目、色彩鲜艳的图片,上面有一首《介绍他人》的三字儿歌,幼儿在室内活动时,通过朗读、背诵,可以获得相应的礼仪知识和语言发展。墙壁上还粘贴了一张A4纸大小的“升旗礼仪操”,里面有9首儿歌,因字小、粘贴的位置较高,不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并没有达到对幼儿进行语言、社会性训练的目的。
  (2)图书区使用儿歌情况。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和内容是有限的,不是所有的幼儿都有机会在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在年龄班开设图书区是很有必要的。图书、图片等形式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条件。在中(五)班的图书区,我看到一本《看图说话》读物,里面有4首儿歌。见习期间,我发现中(五)班的幼儿很少去图书区看书,我看的这本书没有一个幼儿看过,更不谈里面的儿歌;大(三)班的幼儿经常去图书区看书,还有在午睡后,老师帮女孩梳头发时,其他幼儿就在自己的座位上看图书,这可以激发幼儿对书籍、阅读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前阅读技能。但是我发现图书区里的图书多是绘本、教师用书,几乎没有看到关于儿歌的图书。可见,图书区使用儿歌的情况不容乐观。
  四、建议
  1. 充分利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
  一日生活皆教育,儿歌在幼儿园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仅能增强活动的趣味性,还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将儿歌运用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在餐前准备和幼儿离园前,可以请幼儿到前面背诵儿歌,每天安排几名幼儿提前做准备,其他的幼儿在座位上认真地倾听、互动。这样既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稳定幼儿的进餐和离园情绪。在户外开展游戏活动时,借助游戏歌(儿歌的一种),让幼儿理解游戏的内容与规则,游戏中幼儿边念儿歌边互动,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下能增强体质,得到语言的训练,还能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2. 渗透各科教学,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的思维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主要依靠表象进行。因此,运用儿歌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时,必须依靠具体形象的符号,将美术、音乐甚至动作符号等有机地融入到语言教学活动中,这种有意识的渗透,有助于幼儿对儿歌内容的理解,还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 合理选用儿歌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在幼儿园教育中,儿歌的合理选用至关重要。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选择儿歌。本次调查中,陈老师选择的儿歌对大班幼儿来说没有一定的挑战,幼儿在语言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不会很大,只是依葫芦画瓢而已。因此,幼儿教师在选用儿歌时,既要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才能让幼儿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发展。
  4. 丰富幼儿园教育的环境
  《纲要》中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不仅能吸引幼儿的注意,还能让幼儿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本次调查中,于老师将一张A4纸大小的“升旗礼仪操”粘贴得很高,字也很小,使得幼儿没有与墙壁进行充分互动。为了有效利用墙壁,教师必须将墙壁布置与幼儿的视线平行,还有字应大,色彩应鲜艳,使之成为真正的应答环境。在图书区教师应投放种类多样、幼儿喜欢的图书,不仅有绘本、童话故事,还应有各种各样的儿歌书,因为儿歌能够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幼儿的语言。
  儿歌内容丰富生动,语言浅显,易懂易记,音韵和谐,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幼儿的喜爱。儿歌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手段,它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巧用各种样式的儿歌,并将其应用于幼儿园教育中,能够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还能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培养健康、积极的人格。通过调查,我发现儿歌在幼儿园教育中有一定程度的应用,但还没有得到全方位的应用。因此,这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与合理应用。
  (编辑:胡 璐)

【儿歌应用于幼儿园教育的调查研究】相关文章:

• 幼儿园管理工作点滴体会

• 幼儿园在幼儿教育中如何“尊重幼儿”

• 幼儿园语言教育现状与实施策略探析

• 高职学前教育意义(4篇)

•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问题探讨

• 影响幼儿园课程开发的因素

• 浅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幼儿园的应用

• 幼儿园建筑的生态设计方法初探

• 浅谈幼儿园剪纸课程的开展

• 幼儿园的精细化管理

• 浅谈幼儿园小班班级管理

• 附属幼儿园:特权还是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