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小编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常用范文 > 教育随笔

反话教育是“小聪明”,请慎用

教育随笔    日期:2016-12-16    作者:╰★╮冷暖自知
【www.yjzyz.com - 幼儿园教育随笔】

  有时候当孩子无理取闹时,相信不少宝爸宝妈都试过用反话来“吓唬”孩子,而这种反话教育往往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要提醒各位父母,交流时最好是正面引导、直面交流和坦诚相待,因为很有可能反话教育影响孩子正常的是非观念,宝爸宝妈一定要慎用哦!

 

1、说反话会有一些效果

 

  孩子有时候闹腾让的父母实在没办法可能就会说:“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这下,孩子就乖乖地就范了。其实,哪个父母会忍心不要自己的孩子,这不过是吓唬孩子罢了。类似的情况多了,妈妈会发现,每次这样刺激孩子时,孩子就会乖乖地去做该做的事情了。

 

2、正话反说成“偏方”

 

  4——7岁的孩子已经进入了“竞争期”,此时,孩子在心理上表现为好胜、好强,同时还特别叛逆。这时,和孩子交流,如果正话反说,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如孩子写作业慢时,父母可说,“我看你是你班上写作业最慢的吧,明天交作业肯定比某某还要晚”,在“竞争期”的孩子肯定会说,“我才不是呢,我肯定比他快”,于是就加快速度写作业了。

 

   正话反说,主要是给孩子营造一个竞争的氛围,故意挑起孩子的好胜心,正话反说也属于一种沟通的技巧、教育的方法。

 

   提醒:这种教育方法并不适合每个孩子,也不能随时使用,要根据孩子所处的年龄段和孩子的性格来决定是否使用以及使用的次数。

 

3、反话陷阱多,如何分得清?

 

  3岁的妞妞不小心把牛奶弄洒了,妈妈说:“看你干的好事。”妞妞再次喝奶的时候,故意把杯子打翻,然后兴奋地喊:“妈妈快来呀!我又干了一件好事!” 

 

  孩子虽然已经会说很多话,但是对于语意的理解却仍处于发展中,所以经常会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如果父母经常说反话,孩子就会很困惑,不利于孩子理解能力的发展,而且家长与话语完全不同的表情让孩子无法猜测到家长真实的意思,不利于亲子之间的沟通。     

 

  提醒:从孩子行为规范的建立,是非观念的形成或是个性的培养上考虑,父母都要尽量正常话正常说,多与孩子进行正向引导、直面交流做到坦诚相待。

【反话教育是“小聪明”,请慎用】相关文章:

• 幼师常用资料:教师介入幼儿园小班幼儿区角活动的准确时机

• 孩子上幼儿园应该处好的3种关系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 幼儿老师教育随笔快乐岛“真快乐”

• 中班教育随笔记录让孩子们释放一下

• 幼师教育随笔给幼儿适应的时间

• 小班教育随笔手影游戏

• 幼儿教育随笔正确引导 胜于批评

• 家长课堂:“愉快家教”的7个妙招

• 幼教随笔:对特殊孩子的要多一些关爱

• 中班上学期教育随笔孩子,我们不撒谎

• 提升宝宝沟通能力的八种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