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小编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常用范文 > 案例分析

案例:拒绝当客人

案例分析    日期:2016-12-15    作者:づ特有气质范
【www.yjzyz.com - 幼儿园案例分析】

  所以,教师可以充当这个角色,作为玩伴参与进去,逐步带动孩子来了解“客人”的角色,喜欢“客人”的角色。

  今天,玩娃娃家。我给孩子提供了四个角落,分成四个组,每组请一个妈妈,然后由妈妈自由挑选组员。

  第一组的妈妈是文文,她请了敏敏,蕾等六位小朋友,一一分工,各司其职,忙开了;

  第二组的妈妈是晓谕,她去请瑶瑶,瑶瑶摇摇手,不愿意。晓谕又另外邀请了其他小朋友;

  第三组的妈妈是天天,她也去请瑶瑶,可是也被瑶瑶拒绝了;

  第四组的妈妈是小逸,她没有去邀请瑶瑶。

  很快,孩子们都到了“自己的家”,就剩下瑶瑶一人了。晓谕又来请了两次,五分钟后终于也选择了放弃。

  于是,我走了过去,问瑶瑶:“晓谕邀请你,你为什么不去呀?”她没有回答我。我又问:“那么你想去哪一组呢?”她犹豫了一下,指了指文文这组,我恍然大悟。她大概是想和敏敏一起玩吧!因为她们是好朋友。了解了她的心事,我让文文过来邀请她,文文拉着她的手,热情地向他们小组的成员介绍“新来的客人”,于是全组的人都马上热情地来招呼瑶瑶吃东西,可瑶瑶却什么也不吃。文文又想办法,给她看电视(用塑料箱倒过来替代),可瑶瑶还是不感兴趣,文文只好请敏敏陪她玩,哪知道瑶瑶也不乐意,还是一个人坐在那里不声不响。

  我一直在观察着,猜想瑶瑶是不愿意当“客人”?我尝试着问:“瑶瑶,你想当娃娃的什么呢?姐姐?妈妈?”显然我猜对了,我的提问很快有了答案:“我也想做妈妈。”“那你问问这组的小朋友,好吗?”瑶瑶点点头。瑶瑶鼓起勇气,问了大家,大家都同意了。再过一分钟看她,脸上已然有了笑容,正高兴地和敏敏在喂娃娃吃饭呢!

  分析:

  1、瑶瑶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对内向的孩子,耐心最重要。不要粗心地马上帮她决定应该怎么做,要善于观察,理解孩子的想法,支持孩子的行为。

  2、通过这个案例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要有不同的行为支持。小班的孩子模仿性强,游戏时喜欢与同伴担任同样的角色,因此在游戏中常常会出现许多“妈妈”、“姐姐”、“爸爸”等,对此他们感到很满足,并未感到不合理。在小班的娃娃家里几乎没有“客人”,所以,教师可以充当这个角色,作为玩伴参与进去,逐步带动孩子来了解“客人”的角色,喜欢“客人”的角色。
 

【案例:拒绝当客人】相关文章:

•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幼儿为何拒绝入厕

• 1849次拒绝

• 拒绝奉承

• 幼儿观察记录《让幼儿拒绝吃手指》

•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拒绝垃圾食品

• 幼儿教育随笔幼儿园为什么要拒绝小学化

•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拒绝“捧杀”

• 拒绝小看人

• 幼儿老师教育随笔拒绝零食

• 从绘画作品解读“被拒绝型儿童”的心理变化

• 36拒绝怜悯

• 大班教育随笔拒绝“捧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