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活动不仅能给幼儿得到身心的愉悦,而且能使之产生想象,让幼儿在自然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接受一些要求和自觉去完成一些任务。幼儿教育中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养成教育,我们都需要按《纲要》的精神去做,达到让幼儿积极主动,愉快参加活动的境界。如:导入活动。此环节要精简、游戏化。可以通过谈话法、猜谜法、看表演、出示教具等方法导入。这样吸引孩子良好倾听的习惯。
让幼儿的绘画创造力和创造意识及对绘画的兴趣,有了兴趣,幼儿自然在做作画中全身心地投入。如:幼儿作画。这一环节是绘画活动的主要环节。教师巡回指导,教师根据不同程度的幼儿采用不同的辅导方法。如:对比较有主见、创意的幼儿教师最好不要打扰他,避免打断他的思维;对那些总喜欢看看别人的作品再动手的幼儿就是爱模仿的幼儿,教师要轻轻的告诉他:你自己一定能画的很好。鼓励他大胆的想象;对那些总是不能独立完成作品的幼儿,教师应和他一起来完成。尽量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这样孩子都有自己跳一跳,都能摘得到果子,活动中自然守纪律。
【美术教学中的习惯养成】相关文章:
•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 浅谈教师对幼儿美术作品的有效利用
• 小学美术创作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
• 要多给小班孩子画画的机会
• 浅谈小班幼儿绘画引导策略
• 呵护绘画的“雏形
• 要多给小班孩子画画的机会
• 美术技能培训小结之线描画、儿童画
• 折纸活动引发的思考
• 幼儿美术欣赏与启迪
• 如何教孩子剪纸
• “做中学”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